兒童健康

得了猩紅熱要注意什麼

猩紅熱首選青黴素,但是對於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可以適當的更換其他的抗生素。不僅要注意飲食清淡,還更要注意營養的攝入。離要注意休息,也要適當的進行運動。這樣才能增強體質,不至於體質太差,遲遲不能恢復。皮膚往往是最容易遺忘的,皮膚上會出現很多的紅疹,甚至破皮。

猩紅熱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猩紅熱樣皮疹及脫屑為特徵。後期少數病例可發生心腎併發症。

應儘早看兒科醫生,並與醫生配合抗生素治療及追蹤。平時應多運動、注重均衡飲食、加強個人和居家環境衛生,以遠離傳染病的侵犯。

1)臥床休息;臥床休息可以減少身體的消耗和心、腎、關節的負擔,減少併發症。

2)飲食:嗓子痛時,應吃些稀飯、少油的食物,如粥、麵湯、蛋湯、牛奶、碎菜等。要多喝水,有利於排除細菌毒素。

3)口腔保潔:因細菌多集中在咽部,口腔保潔很重要。年齡大的患兒,每次飯後或睡覺醒來時,用溫鹽水漱嗓子。年齡小的患兒,可以用鑷子挾紗布或藥棉蘸溫鹽水擦拭口腔。

4)皮膚的護理:出疹時患兒皮膚搔癢,不但影響患兒休息,如果抓破,還會引起皮膚感染。要將患兒的指甲剪短,用溫水擦洗皮膚,幫助止癢。注意出疹時勿用肥皂。脫皮時不要用力搓或撕剝,以免皮膚損傷感染。

5)觀察病情;注意發現併發症的象徵。出疹期要注意患兒有無心慌、氣短、脈搏加快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以便及時發現併發症心肌炎。

發病1周左右,注意患兒如發熱不退、頸部或頜下淋巴腫痛,可能併發化膿性淋巴結炎;耳內可能併發化膿性中耳炎。

發病2周左右,注意患兒有無關節腫痛的現象。這是關節炎的象徵,如不及早治療,還可能導致風濕性心臟病。

發病3周左右,注意患兒有無茶色尿,有無浮腫、腰痛現象,這是腎炎的象徵。發現以上可疑併發症的象徵,應立即去醫院診斷、治療,防止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