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低頭族”!法媒推薦5個小妙招幫你擺脫“手機依賴症”
【環球網綜合報導】你有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拿著手機卻不知該幹些什麼,或是不知為何就將手機拿在手上。缺乏注意力,精力不足,精神抑鬱等手機“綜合症”正在危害著人們的身心健康。法國時尚雜誌《費加羅夫人》為你推薦幾個控制手機使用頻率的小妙招,幫你輕鬆擺脫“手機依賴症”。
1.設置無手機時間段
精神病專家洛朗•卡里拉(Laurent Katila)博士表示,與手機分離並不意味著不再使用手機,而是要調整使用時間。可以確定一個一天中不需要用手機的段時間,在此期間,將手機放在一旁。這能留出更多的間來陪伴家人或者朋友。如果感覺難以做到,那把手機放在抽屜裡或是任何一個遠離視線的地方。
2. 通知設置為“不提醒”
俄羅斯生理學家巴甫洛夫(Pavlov)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餵食時,都會敲鐘。長此以往,每當狗聽到鐘聲時,便會開始分泌唾液。人也是如此。每當聽到手機資訊的鈴聲時,大腦便會啟動相關區域,人們便會不自覺地拿起手機。為了減輕這種“症狀”,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手機內不重要的應用設置為“不提醒”。
3. 將手機螢幕設為黑白
手機的吸引力如此之大,可能僅僅是因為它很漂亮。試想一下,如果將手機螢幕設為黑白,你對朋友圈裡的黑白照片是否還有興趣呢?實驗表明這個方法可以減少一半人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
4. 永遠不要抱著手機睡覺
不要把手機當成毛絨玩具,即使睡覺時,也不願分離。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一項研究表明,41%的法國人承認在夜間也會拿起手機(除去看時間的需求)。為了與手機分離,請在睡覺是將它拿出臥室!如果第二天早上需要手機叫你起床,那就把它放到離床較遠的地方吧,或者乾脆買一個鬧鐘!
5. 只在需要時才拿出手機
每次在餐廳坐下後,便馬上掏出手機放在桌子上,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這個螢幕會讓人分心,即使它沒有響,也會讓人處於戒備狀態。所以,將它放在包裡吧!同樣的,走在大街上時也可以避免手裡始終握著手機,只有在需要接聽電話或使用軟體時再從包裡拿出來。總而言之,每當你想拿起手機的時候,記得問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實習編譯:湯鑫 審稿:王戰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