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燒的猩紅熱
猩紅熱是一種呼吸疾病,在一般情況下患上猩紅熱的小孩子會出現發燒、發癢、咽幹、和紅腫等現象,當家長發現小孩子出現這些現象的時候要及時的帶小孩子到醫院進行治療。但是也有的小孩子在患上猩紅熱之後不會出現發燒的現象,這樣的情況是比較少的現象,但是也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猩紅熱不發燒要治療嗎
猩紅熱不發燒也是要進行治療的,不發燒的患兒是非常少的,但是畢竟此病是由於高熱所致,體溫可到39~40℃,還伴頭痛、咽痛,孩子精神偏弱,比普通感冒發熱顯得病情重。患上猩紅熱的極大多數人都會有高熱的症狀,但因為猩紅熱的典型臨床表現不只突發高熱,還有“醉酒樣”皮疹、咽峽炎、扁桃腺紅腫、口周蒼白、楊梅舌等,這都是猩紅熱的特點,所以也不排除有不發燒的情況。所以如果出現了猩紅熱獨有的“醉酒樣”皮疹和楊梅舌,就算沒有發燒,也應考慮為猩紅熱,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
猩紅熱發燒怎麼護理
如果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發燒症狀時,應及時進行退燒降溫,可以先採取保險的物理降溫:
1、補充水分
寶寶發燒時,應注意多喝水,這樣有利於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流失的水份。
2、冷敷法
進行物理降溫,如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注意用冷水袋或冰袋敷前額效果比冷毛巾要好。
3、全身溫水擦拭
解開孩子的衣物,用溫水(37℃左右)毛巾對全身進行擦拭,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使用冷水枕
如果寶寶肛溫是38℃以上,那麼就可以使用冷水枕了。這是利用較低的溫度作局部散熱。現在市面上的軟冷水枕甚為方便,冷度也不會太冷,大小孩均可用。但不建議用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使用,因為嬰兒不易轉動身體,會造成局部過冷而凍傷或導致體溫過低。
5、適當增減衣物
給寶寶適當增減衣物就是最直接最簡單的做法。如果寶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畏寒),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6、及時就醫
如果腋溫高於38.5℃了,物理降溫又沒有什麼效果,還有猩紅熱的其他症狀出現,比如有”醉酒樣“皮疹,應該立馬帶孩子去醫院,及時用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