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腳上脫皮

寶寶身上的皮膚可以說是非常的脆弱的,因為寶寶本身年紀較小,皮膚較為嬌嫩,有的時候只是稍微碰一下皮膚,就有可能會磕掉皮,或者說是變得青紫,還有在觀察寶寶腳上的皮膚的時候,人們可能會發現寶寶腳上脫皮,寶寶腳上脫皮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就來給人們分析一下寶寶腳上脫皮是怎麼回事。

寶寶腳脫皮怎麼回事

生理性脫皮

如果寶寶是輕度脫皮沒有合併出現炎症,不痛不癢,這種情況可以說是正常的,稱為“生理性脫屑”,是孩子新陳代謝過快造成的,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有較明顯的季節性,好發生於春秋季,多數孩子過一段時間就會停止,有的孩子可能持續時間相對長一些,在幾周至一兩個月左右。可每天洗澡後給孩子塗抹身體乳液,有助緩解。

缺乏維生素A

小孩腳脫皮也可能是身體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對皮膚的表層有保護作用,如果缺乏的話,就會引起皮膚乾燥和脫皮等現象。建議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蛋黃、牛奶、乳酪、魚類、貝類、胡蘿蔔等。如果是嚴重缺乏的話,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維生素片補充。

真菌感染

寶寶的腳如果是受到真菌感染的話,也很容易出現脫皮現象。常見的症狀有脫皮、瘙癢難耐、紅斑等,反復發作,而且還可能會具有傳染性,可以通過毛巾、手帕等傳染給他人。要及時就醫確診,並且在醫生指導下運用抗真菌藥。

乾燥性脫皮

在天氣乾燥、人體水分流失較多,或是平時爸媽給孩子選用的沐浴露、香皂等鹼性偏強時發生,從而引起肌膚乾燥、脫皮的現像。一般不需要給予特殊的治療,爸媽注意讓孩子多補充水分、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給孩子的沐浴露儘量不要抉擇刺激性較強的即可。

皮膚過敏

寶寶腳脫皮還可能是因為皮膚過敏引起的。這種情況還可能伴隨有紅腫、起紅疹等不適。家長注意最近孩子是否有吃過敏性食物,如海鮮、芒果等,是否接觸過敏性物質。並及時就醫進行抗過敏治療,並且找出過敏原,以防再次過敏。

汗皰疹所致

有些孩子可能因腳出汗較多而出現汗皰性脫皮,這主要是肌膚濕疹的1種,常表現為手足同時長出細小水皰,水皰為粟粒至米粒大小,並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熱感和瘙癢感。預防這種汗皰性脫皮,主要是讓孩子手部保持清潔乾燥。

寶寶腳脫皮怎麼辦

做好足部保濕

大部分寶寶腳脫皮是由於天氣乾燥、足部的皮膚缺水有關,所以,家長要做好寶寶足部的保濕工作,晚上要用溫水泡腳後,買一些護手霜或兒童霜,在泡完腳後,塗抹均勻,進行足底按摩,達到滋潤保濕功效,脫皮現象就會緩解。

多吃含維生素A的食物

寶寶腳脫皮也可能是身體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對皮膚的表層有保護作用,如果缺乏的話,就會引起皮膚乾燥和脫皮等現象。建議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蛋黃、牛奶、乳酪、魚類、貝類、胡蘿蔔等。如果是嚴重缺乏的話,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維生素A片補充。

大蒜治療腳脫皮

用新鮮的獨頭蒜數個,用刀切成兩瓣,然後用氣斷面反復的搽足患處,每日早晚各塗抹一次,每次塗抹15-20分鐘,一般塗抹5-7天后即可見效,如果病情嚴重,可按此法反復多塗抹幾日,其療效十分明顯。

白醋泡腳

白醋泡腳的好處非常多,比如殺菌、增強皮膚彈性、防止皮膚開裂、緩解腳脫皮等。使用方法很簡單:在洗腳盆(木盆最好)倒入38度左右熱水,再倒入白醋,熱水與白醋比例大概為10:1。給寶寶泡大約20-30分鐘即可。記得每天堅持。時間長了,腳步皮膚也變光滑了,脫皮也會緩解。

就醫治療

寶寶如果腳脫皮時,伴隨瘙癢、起小水皰、紅斑等不適,就可能是病理因素所致,如真菌感染、皮膚過敏、汗皰疹等,應請醫生診斷,並對症用藥治療。

寶寶的腳丫如何呵護

所有人體內的器官,在腳上都有它特定的相關反射點,因此通過溫柔的腳底按摩,能有效舒緩寶寶身體上的不適感。

按摩須知:

1.手勁宜溫柔。在進行寶寶足底按摩的過程中,由於寶寶的筋膜相當嫩薄,按摩的力道應輕柔,以免寶寶受傷。成人給寶寶做按摩時,都應注意先修剪指甲,儘量以指腹進行按壓或是畫圈的方式來按摩。

2.塗抹嬰兒乳液。進行塗抹適合寶寶的乳液,有利於加強按摩效果。通常在進行按摩的過程中,適量地塗抹適合寶寶的乳液,可以提高寶寶對按摩的接受度。

3.尋找合格按摩師。一位合格的足部按摩師通過輕輕按摩寶寶的雙腳,就能夠找出是身體哪部位導致寶寶不舒服。

專家觀點:

寶寶腳脫皮一般為生理性現象,但有時也是維生素缺乏和真菌感染的表現,家長最好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進行調理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