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比重1030是什麼意思?
尿液是人體的排泄之物,它的成分主要就是水,會占到百分之九十左右,而且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尿液當中竟然還包含了無機鹽,其他的成分就是尿素與尿酸了。臨床上有關尿液的相關知識非常多,只不過大家平時都很少瞭解罷了。那麼,醫學當中所謂的尿比重1030是什麼意思?

比重就是指密度。尿比重反映尿液內可溶性物質和水分的比例,是尿中溶解物質濃度的指標,不僅取決於尿中質點的數量,也取決於質點的密度和溶解度。尿液比重被用於度量腎臟在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中的濃縮和稀釋能力,故比重測定常作為腎功能試驗之一。

正常人24小時總尿量的比重約在1.015~1.025之間,而1天中各次尿液的比重,受飲水及出汗等因素影響,變化很大,稀釋時可低至1.001,濃縮時可高至1.040。尿比重固定於1.010±0.003,稱為等滲尿,表示濃縮與稀釋功能均受損害。若測定全日各次尿比重均達不到1.018時,或者全日各次尿比重差距不到0.008以上,均表示濃縮功能不全。

高比重尿出現於脫水、蛋白尿、糖尿、驚厥、脂性腎病變、高熱狀態和血容量不足。尿比重對鑒別糖尿病和尿崩症有一定的價值。這兩種疾病均是多尿。尿崩症時,抗利尿激素缺乏,尿比重很低;而糖尿病時,胰島素缺乏,過多的葡萄糖超過了腎糖閾而從尿排出,葡萄糖分子密度大,因而尿比重高。因此,尿液比重的測定有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