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來膦酸說明書
唑來膦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藥物,主要的功效是可以對身體的炎症和細菌感染,達到很好的抑制效果,不過在使用藥物期間需要注意,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來選擇藥物,這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可以盲目的選擇,以免再用錯藥物後產生不良反應,給身體帶來後果和負擔。
臨床研究【臨床研究】與帕米磷酸的臨床研究表明,對於水腫引起的劇烈疼痛,唑來膦酸能降低血清鈣和尿液中的鈣排泄量。唑來膦酸4 mg組給藥10天后的完全緩解率是88.4%,唑來膦酸8mg組為86.7%,帕米磷酸組為69.7%。唑來膦酸兩個劑量組的療效有顯著差異,但是,唑來膦酸組和帕米磷酸鈉組之間有顯著性的統計學差異。唑來膦酸8 mg組中低水腫症的發生頻率較高。單劑使用本品,有一半的病例在給藥後4天內升高的血鈣濃度降低至正常值範圍之內。唑來膦酸組的水腫症復發的中位時間是 30-40天,而帕米磷酸組為20-22天。水腫重又升高的患者( 2.9 mmol/L)再次治療的緩解率(完全緩解率)為52%,只對8 mg本品劑量組進行了該項指標的研究。
由於沒有資料可與4 mg劑量組進行比較,所以8 mg劑量的緩解率是否更好尚不清楚。
特殊臨床狀態下的藥代動力學 :高鈣血症患者 - 沒有關於唑來膦酸對高鈣血症患者的藥代動力學的研究資料。
肝功能不全患者 - 沒有關於唑來膦酸對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藥物動力學的資料。唑來膦酸在體外不抑制人P450酶且不被代謝。動物實驗研究發現,糞便中含有小於給藥量3%的殘留物。這表明肝臟在唑來膦酸的藥代動力學中不起作用。
【腎功能不全患者 - 沒有關於嚴重的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試驗資料。
【適應症】用於急性水腫引起的高鈣血症(HCM)。
白蛋白修正的血清鈣( mg/dL)=患者血鈣( mg/dL)+0.8×[中位血清白蛋白(g/L)-患者血清白蛋白(g/L)]。給藥前必須測試患者的水化狀態,治療中尿排量應維持2 L/天,應根據患者的臨床狀態進行給藥。由於該藥對腎功能損害可能導致腎衰的危險性,一次給藥劑量不得超過4 mg。
再次治療 血鈣濃度重又升高而需再次治療的病例是有限的(只出現在8mg劑量組中)。再次治療必須與前一次至少相隔7-10天。同時,治療前應檢測患者的血清肌酐水準。
腎功能不全患者 到目前為止的研究表明,對於輕度、中度腎功能損傷的患者無需調整劑量和給藥時間(血清肌酐
肝功能不全者 由於臨床上嚴重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病例數有限,因此,對於此類患者沒有特別的建議。 不良反應【不良反應】本品的不良反應與其它雙磷酸鹽報告的不良反應相似,約在1/3患者中出現。最常出現的不良反應是流感樣症狀(約9%),包括骨痛(9.1%)、發熱(7.2%)、疲乏(4.1%)、寒戰(2.8%)以及關節痛和肌痛(約3%)。目前尚沒有這些不良反應可逆性的資訊。
腎鈣分泌減少常伴有不需要治療的無症狀的血漿磷酸鹽水平降低(約20%的患者)。約3%的患者會出現無症狀的低鈣血症。
在臨床研究中出現了下列不良反應,主要是在長期給予唑來膦酸後發生的。根據發生頻率列出不良反應,最常見的在先,採用下列發生率評估 :很常見 : 10%,常見 : 1%- 0.1%-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