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日記:巧用藥粥補四虛
陽虛證
陽虛症主要表現為腰酸怕冷、手足冰涼、小便清長、性功能低下、舌淡苔白、脈沉或遲。可選用下列陽虛藥粥:
蓯蓉粳米粥 取肉蓯蓉10~15克,粳米50克。先將肉蓯蓉置砂鍋內煮爛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天1次,頓服。功具補腎壯陽,潤燥滑腸。適用于腎陽不足、性功能低下、陽虛便秘者。久服可延年益壽。
黃芪韭菜粥 取黃芪30克,粳米50克,韭菜50~100克。先將黃芪加水煎煮2次,每次沸後30分鐘,合併濾液1000毫升,與粳米同煮粥,粥熟時加入韭菜再煮一會,頓服。功具補益元氣,提神暖胃。適用于陽虛水腫、陽虛自汗、慢性腹瀉、慢性肝炎、慢性腎炎、瘡瘍久不收口、脾胃虛寒、口吐清水者。
雞汁粳米粥 取母雞1只,粳米50克。先將雞去毛剖洗乾淨,濃煎取汁,以原汁雞湯分次同粳米煮粥,加入鹽、蔥、味精等調料食服,每天1~2次。功具溫中益氣,溫養五臟。適用於體質虛弱、病後調養、營養不良者。經常食用,具有延年益壽之效。
氣虛症
氣虛症主要表現為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面色無華,婦女白帶過多,舌質淡,脈細弱。
可選用下列補氣藥粥:
黃芪粳米粥 取黃芪、黨參各15~30克,粳米50克。先將兩味中藥加水煎煮3次,每次沸後用小火煎20分鐘,合併3次藥汁1000亳升,加入粳米煮粥食服。功具補脾益氣。適用於脾氣虛弱、食欲不振、少氣懶言、自汗氣短、常易感冒者。
苡仁粳米粥 取苡仁、粳米各50克,白糖適量。將粳米、苡仁同入鍋內煮粥,待粥稠時加入白糖少許,糖溶即可服食。功具健脾除濕。適用于脾虛濕盛、久瀉不止、不思飲食、舌淡苔膩者。
山藥扁豆粥 取山藥、茯苓、苡仁、赤小豆、澤瀉、扁豆、粳米各100克,搗成細粉置鍋中小火加熱,不斷翻炒,炒至粉末成黃色發出香味時,取出放涼,分10次服用。食用時熱開水適量,加炒粉調成糊狀,加少許白糖調味。功具補氣健脾,滲濕止瀉。適用於脾虛失運、濕自內生,表現腹痛腹瀉、腸鳴腹脹、脾虛水腫者。
血虛症
血虛症主要表現為面色無華、頭暈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月經量少、舌淡苔白、脈沉細弱。可選用養血藥粥:
黃芪當歸粥 取炙黃芪15克,當歸30克,粳米50克。先將黃芪、當歸加水煎煮2次,每次沸後用小火煎30分鐘,合併藥汁1000亳升,將藥汁與粳米共同煮粥食服。功具補氣生血。適用於氣不生血、頭暈心悸、失眠多夢、月經量少者。
芝麻花生粥 取芝麻15克,紅皮花生20克,粳米50克。將芝麻炒至微香,與粳米花生共同煮粥食服。每天1~2次。功具補肝腎,生陰血,久服延年益壽。適用於血虛頭暈、貧血、頭髮早白、血虛便結者。
棗仁熟地粥 取酸棗仁、熟地各15~20克,粳米50克。三味共同煮粥食服。功具補腎、養血、安神。適用於血虛心悸、血虛失眠、血虛不孕、血虛不育者。
陰虛症
陰虛症主要表現為腰膝酸軟、夜間盜汗、虛煩失眠、手足心熱、口鼻乾燥、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大便乾燥、舌紅少苔、脈細或細數。可選用下列滋陰藥粥:
棗皮粳米粥 取大棗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先將棗皮洗淨,去核,與粳米同入沙鍋煮粥,待粥熟時,加入適量冰糖即成,每天1次。功具潤肺止咳,養心安神。適用于肺陰不足、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虛煩失眠、神志恍惚者。
百合粳米粥 取百合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將百合洗淨,與粳米同煮粥,加入適量冰糖即成。頓服。適用于肺陰不足、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虛煩失眠、神志恍惚者。
麥冬粳米粥 取去心麥冬20~30克(過去在炮製麥冬時多有去心,然而今人研究認為麥冬是否去心,其功效差別不大。編者注),冰糖適量。先將麥冬煎煮3次,每次沸後20分鐘,合併藥汁1000毫升,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稍煮即成。頓服。功具滋養肺胃,生津止渴。適用于肺胃陰虛、心陰不足、陰虛內熱、手足心熱、咽幹口燥、乾咳少痰、午後低熱、夜間盜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