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發燒屁股塞藥怎麼做?
小孩子的抵抗力非常差,平時經常會出現發燒的症狀,所以廣大父母們要做好相關預案,比如家裡面要準備好溫度計,同時還要準備一些退燒藥,尤其要懂得一些物理降溫的方法,除此之外,有些父母會選擇通過屁股塞藥的方式治療小孩子發燒症狀,這種情況並不多見,那麼應該如何操作呢?
小孩發燒屁股塞藥:
不建議。3個月寶寶可以先採用物理降溫(溫水擦浴)的方式,必要時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燒藥。
如果是退熱栓,除了可能發生的藥物副作用,一般不會對身體有其他影響。口服藥和肛門栓劑,只是給藥方式不同。口服藥通過消化道吸收,肛門栓劑通過直腸吸收。一般兒童發燒時,應該首選口服退燒藥,因為可以按照孩子體重調整給藥劑量。肛門栓劑的劑量固定,建議在無法口服退燒藥的情況下使用。
發熱分低熱,中度發熱,高熱,吵高熱四個階段,不同階段選擇的處置方法有別。同時用兩種退熱藥可加重肝腎功能的損害。退熱迅速,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可以致體溫不升。
指導意見:
多飲水,低熱物理降溫,中度發熱可口服藥物加物理降溫,高熱可肌注藥物或塞退熱栓,貼。超高熱靜脈點滴藥物。
可以先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如果寶寶的體溫超過38.5度的話臨時服用泰諾林或者美林,注意多喝水。
指導意見:
寶寶發熱的原因很多,可為感冒,扁桃體炎;也可能是肺炎,腸炎,麻疹和腦膜炎等嚴重疾病.最好是檢查明確後在對症治療。
這兩種藥都屬於退燒藥,同時使用一般會引起出汗多,體溫下降現象。
指導意見:
建議仔細測量體溫看看,如果體溫在36度以下,及時喂服溫開水,注意保暖,如果多汗及時擦乾汗液,以防再受涼,今後注意這兩種藥在發熱情況下只需要使用其中一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