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陷入排毒誤區
誤區之一:排毒就不能進補
身體是一個整體,不論正常的新陳代謝,還是把毒素從身體中驅趕出去,只有氣血運行通暢才能保證這些活動的順利進行。中醫理論講“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就是說形形色色的代謝產物在體內蓄積,其實就是人體氣血陰陽運行不調達,缺乏足夠的清除能力,是毒邪害人的內在因素。聽從醫師的建議,服用一些補藥、補品,調節補益氣血陰陽,調整臟腑經絡的功能,這樣可以促進排毒、解毒的進程。
誤區之二:盲目隨意排毒
中國保健科技學會副秘書長賈亞光認為,不少人分不清藥品、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之間的區別,在排毒時隨意性很大,對身體會造成較大損害。有些食品也可以排毒的,比如海帶、綠豆、蘑菇、黑木耳等,這可以根據個人喜好經常食用。
藥品必須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疾病治癒就應停止用藥,不應用來保健養生。保健食品介於二者之間,實驗證明沒有毒副作用,並且有調節機體的作用。保健食品安全無毒,可經常食用,因此日常排毒保健,應當首選保健食品。而在選用保健食品的時候,應當首選有國家衛生部正式批准文號的保健食品。
誤區之三:服用瀉藥可以有效排毒
瀉藥通過刺激腸蠕動而發生作用,促使大便排出。消化道是排毒的主管道,而保持大便通暢是有效排毒的途徑之一。很多人長期大量服用各種各樣的瀉藥,總以為這樣可以排除毒素。實際上,服用瀉藥有個度的問題,也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瀉藥運用不當,會有很大副作用,“動力性瀉劑”如巴豆等,過量服用可引起噁心、嘔吐和腹痛,嚴重者可導致死亡;而硫酸鎂屬於“機械性瀉劑”,為鹽類瀉劑,這類瀉劑可致人體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還有某些“潤滑劑”如石蠟油等,長期使用會妨礙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瀉藥的使用是有針對性的,有適應證和適宜人群,都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病情而定,不能自作主張,隨意使用。像一些致瀉力量強的藥物不適用於兒童、老年人及孕婦,女性在選擇瀉藥的時候也應儘量避開生理週期,而一些如肥胖、黃褐斑等由於長期不良因素導致的疾患用瀉藥來治療是非常不合理的,一定要避免長期過量服用瀉藥。
誤區之四:沒有表症也排毒
廣東預防醫學學會原會長、廣東省保健食品協會會長劉鄒魯教授指出:排毒是一個代謝的過程、平衡的過程,是把過剩的東西排掉。飲酒過剩、濫用藥物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產生“毒素”,人體積聚了“毒素”以後,就會產生一些表症如長期咳嗽、便秘、皮膚病等。他說如果沒有出現體內有毒素的表症,就不能隨意盲目的“排毒”。
誤區之五:排毒的功效只是美容養顏
毒素在人體中積存會造成很多的危害,發於皮膚就出現痤瘡、黃褐斑以及面色晦暗;發於內臟就出現體力下降、疲乏、口臭以及二便不通暢等。人們往往只是通過發現皮膚表面的變化,才察覺到毒素的存在,至於身體內臟的改變則往往想不到與毒素積存體內有關,因此也忽略了排毒調補對全身各個系統臟器重要的治療和保養作用。其實,排毒調補是針對身體整體的調解,而不僅僅是作為美容手段。另外,皮膚沒有改變,並不表示身體中沒有毒素積存,還要根據自己的種種表現來判定受毒素毒害的程度,適時進行排毒。因此排毒不僅有美容作用,還可以解決其他許多毒存體內為害引起的健康問題。
所以,排毒調補療法對身體的作用可不是花幾千元錢在美容店就能達到的,排毒以後,不僅可以很快地扭轉當前身體的很多不適,而且你還會驚喜地發現,整個身體和精神狀態都會有很大的改觀,可以在相當長的時段裡和醫生說bye bye,這是因為排毒具有長遠的療效。這裡,我建議你可千萬不能被美容的“粉飾太平”所迷惑!單單一張潔淨鮮活的俏臉並不能代表你的體內沒有毒素積存、你現在不受毒邪侵蝕!
誤區之六:“通便”就是“排毒”
中國保健科技學會副會長吳大真說,所謂“毒”,是一些對生理功能狀態有不良影響的物質。毒素是造成人體疾病及衰老的重要因素。人體的“毒素”主要通過大小便、皮膚、呼吸等排出體外,這些通道受到阻塞時就會產生毒素積聚,因此需要“排毒”。不少消費者把“排毒”簡單地理解為“通便”。這種觀念很危險,有的人甚至通過吃瀉藥來達到排毒的目的。
事實上,通便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排毒方式,但更重要的是恢復人體自身排毒系統的正常功能,使人體內外環境達到統一協調。因此,日常排毒保健與美容,應選擇國家衛生部批准的排毒類保健食品,如蘆薈排毒膠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