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共鳴的訓練方法和技巧
"胸腔共鳴"很多人都可能不是很理解,但是如果是喜歡音樂學過音樂的人都知道,是一種練聲的方法。是通過身體各個器官胸腔 鼻腔 口腔 喉腔等共鳴的。共鳴能對聲音起到美化的作用,一名優秀的歌手,在他的發音和歌唱全部都是建立在共鳴的基礎上。所以這一點非常重要。那平時我們該如何聯繫呢!
如何獲得胸腔共鳴 掌握胸腔共鳴訓練方法
胸腔共鳴指肺部及所在腔體的共鳴,歌唱發聲時,上胸部放鬆,保持氣息通暢。把上胸部當共鳴腔體來用。胸腔以吸氣的感覺,鬆弛地擴張,而不要強制用力撐開。打開胸腔吸著唱,是獲得良好胸腔共鳴的方法。
1)喉頭放鬆練習。微張開嘴巴,放鬆喉頭,像金魚吐泡泡一樣輕輕地發聲或低低的哼唱,體會胸腔的震動。
2)靠牆練習。靠牆可以接觸你的後脊樑,讓你更容易感覺到氣息沿後背向前走的走向,並且胸腔的共鳴能和牆產生共振,讓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鳴的感覺。
3)練習時想像自己的聲音是豎立的、圓潤飽滿的。閉上嘴巴,發出“嗯”的音,有感情的將“嗯”拉長一點,會感覺頭和胸前在震動。
4)選擇帶有濃厚胸聲的母音練習。一般發歐、哞、嗨等母音,容易找到胸腔共鳴的感覺,發聲時咽喉腔儘量找“半打哈欠”的感覺,讓聲音在氣管和喉頭周圍自然振動後,通過氣管後傳至胸腔,產生良好的胸腔共鳴。在此過程中,氣息要均勻地流動,柔和地衝擊聲帶,切忌為尋找寬厚的共鳴聲音而壓著喉頭唱,這樣會出現喉音出現。
技巧
1.體會胸腔共鳴:微微張開嘴巴,放鬆喉頭,閉合聲門(聲帶),象金魚吐泡泡一樣輕輕地發聲,或低低的哼唱,體會胸腔的震動。
2.降低喉頭的位置:(同上);喉部放鬆。
3.打牙關:所謂打牙關,就是打開上下大牙齒(槽牙)。給口腔共鳴留出空間,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開了。然後發出一些母音,如“a”。感覺感覺自己聲音的變化。
4.提顴肌:微笑著說話,嘴角微微向上翹,同時感覺鼻翼張開了。
5.挺軟齶:打一個哈欠,順便長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