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孩著涼發燒怎麼辦

孩子著涼發燒是成長過程當中必備的一種現象,在成長過程當中經常會遇到,小孩子著涼發燒一般有幾個因素,首先是細菌感染等原因,其中也不排除是因為身體裡有炎症,發燒期間要注意不能蓋太多的東西,用酒精擦拭多喝一些湯湯水水。

誤區一:發燒先捂捂

發燒的寶寶往往肢體迴圈會變差,摸上去手腳冰涼,這時候,家長往往誤以為孩子手腳涼就是穿得不夠,繼而給寶寶捂得厚實些,但是兒童汗腺不發達,往往越捂越熱,還容易造成脫水。因此,正確的做法是應解開孩子的衣服來散熱,保證充足的水分,多給患兒喝水以助散熱,以免脫水。

誤區二:擦酒精降溫

在醫生和一些家長實施的退熱措施中,往往採取的物理降溫的手段之一就是用30%左右的酒精擦浴。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證明在發燒時(38℃~41℃)用酒精擦浴降溫是不科學的,這樣做違反了生理的發燒調節機制,不僅無效,且可能使患兒發生顫抖,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不主張用酒精擦浴進行退熱處理。

誤區三:發燒不能洗澡、吹空調和風扇

有些老人認為寶寶發燒了就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調,不能扇電扇,否則容易受寒加重病情,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科學證實。

誤區四:發燒立馬退燒

當小兒發熱體溫在38℃以下時,不必處理。應密切觀察,看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嗜睡、食欲極差、嚴重咳嗽或呼吸費勁,則需要引起重視。

如果孩子的溫度升得不是很高,精神狀態還可以,不要盲目輕易退熱,因為這樣做或許會降低機體抵抗力,並可掩蓋病情擾亂疾病的發展規律,對診斷治療不利。

此外,從醫學專業人士角度來說,感覺孩子發熱,前24小時不一定要去醫院。但需要注意的是,24小時內孩子有過激的一些行為,比如劇烈的咳嗽,嗜睡、嘔吐、腹瀉等這些嚴重的症狀時要立即去醫院。

孩子發燒可先嘗試物理降溫

其實孩子發燒了泡個溫水澡是非常經濟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如果洗澡不便的話,用溫水擦身也有利於散熱退燒。洗澡水溫以比體溫低1-2℃為宜,每次洗15-30分鐘左右。如果您只洗了3-5分鐘,那退熱效果將大打折扣喲。如果溫水擦浴一段時間後體溫還比較高,那過段一小段時間後可再重複一次。物理降溫不比服用退燒藥,它的時間間隔和次數都沒有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發燒後一定要補水。發高燒的孩子,必須以出汗的形式散熱,以致消耗大量水分。因此,發燒期間的孩子,最需要補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

發熱期間的飲食,必須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以下飲食對高燒的孩子較為適合:

牛奶米湯: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容易被腸胃消化。而且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不易消化的酪蛋白分子變成易於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湯的制法非常簡單,只需將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爛,濾去米渣,加入牛奶調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