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舊性骨折是什麼意思
骨折分為很多種,對每種骨折,都是有它的定義,治療上需要根據骨折情況進行選擇,輕微骨折可以選擇簡單治療方法,但是要注意,治療骨折一定要積極的配合醫生做法,避免給自己帶來更多影響,陳舊性骨折是什麼意思呢,這類骨折多數是指畸形癒合和不癒合的,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下。
謂畸形癒合是指骨折癒合處的遠近骨折斷端對線對位不佳,或成角,或旋轉,或重疊而成畸形連接,其造成的原因多為整複不良,或固定不確實而使整複後的骨折斷端再度移位、或過早地在無保護下的負重而使斷端移位,並且在發生這些情況後又未及時矯正,終於形成畸形癒合。
所謂遲緩癒合,即骨折雖然經過處理和相當時間的固定,但形成的骨痂仍不能把斷端堅強地連接在一起。如形成的骨痂稀少或完全沒有,骨折斷端萎縮光滑,相互分離,出現假關節活動者,則稱為骨折不癒合。遲緩癒合表明骨折癒合的速度緩慢,不癒合則系反映骨折癒合的機能發生障礙。產生遲緩癒合及不癒合的原因很多,如年老體弱、氣血虛衰,或個別病人全身營養極度不良,或損傷局部血液供應不佳,或局部損傷較嚴重,骨和軟組織殘缺較多,或斷端間夾雜軟組織,以及損傷處存在感染病灶等。
然而,對大多數病人而言,重要原因還是處理不當,斷端整複不夠理想,或由於骨折局部固定不佳,外固定力不足,骨折斷端某些不利於骨折癒合的活動未能控制,如扭轉及成角的剪力長期作用於斷端使其分離,斷端多形成軟骨及纖維組織,而不能獲得骨性癒合。一部分病人則是由於切開復位內固定所造成的後果。臨床上以遲緩癒合為多見。
一般骨折三周之內的分為新鮮骨折,而三周以後的稱為陳舊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被中斷或破壞。由外傷引起者為外傷性陳舊性骨折;若骨骼本身因某種疾病,如腫瘤、炎症、內分泌平衡失常等,而堅固性受影響,即使在極輕微的外力下,也可以引起陳舊性骨折,這種陳舊性骨折稱為病理性陳舊性骨折。
陳舊性骨折一旦發生,所在部位的肢體即暫時喪失功能。陳舊性骨折從發生到癒合,其間要經過相當長的過程,短則數月,多則逾年。陳舊性骨折本身的條件是影響癒合進程的基本因素,治療方法對陳舊性骨折癒合也有一定的影響。
絕大部分陳舊性骨折經過合理的治療,是可以癒合的,但陳舊性骨折癒合僅是功能得以恢復的基本條件,要恢復肢體的功能,需要在癒合全過程中和癒合後進行合理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