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骨折打鋼釘的危害

中老年人很容易有骨折情況,尤其是有骨質疏鬆的人群,更是容易產生骨折,對有骨質問題後要及時治療,不能拖延時間,否則會引發更多骨質疾病,這對身體損害很大,骨折打鋼釘是常見的治療方法,那骨折打鋼釘的危害都有什麼呢,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下,使得對這類問題有更多認識。

骨折要打鋼釘的原理是:人的骨骼只有四肢的骨骼特殊狹長。一般性的撕裂性骨折只要石膏固定法可以使撕裂性骨折恢復;但是斷裂性錯位骨折,那就要採用對位連接。在斷骨連接處採用不銹鋼鋼板和不銹鋼釘對位固定法,牢固的固定住斷骨錯位的歸位固定,有助斷骨間的慢慢癒合,以免形成對位不正形成接骨畸形,從而直接影響到今後的正常生活帶來不便。還有我們的肩部細小鎖骨有固位連接法和柳木連接法。

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現是傷後出現局部變形、肢體等出現異常運動、移動肢體時可聽到骨擦音。此外,傷口劇痛,局部腫脹、淤血,傷後出現運動障礙。

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使受傷肢體最大限度的恢復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療中,其復位、固定、功能鍛煉這三個基本原則十分重要。

1.復位

是將骨折後發生移位的骨折斷端重新恢復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關係,以重新恢復骨骼的支架作用。復位的方法有閉合復位和手術復位。

2.固定

骨折復位後,因不穩定,容易發生再移位,因此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將其固定在滿意的位置,使其逐漸癒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夾板、石膏繃帶、外固定支架、牽引制動固定等,這些固定方法稱外固定。如果通過手術切開用鋼板、鋼針、髓內針、螺絲釘等固定,則稱內固定。

3.功能鍛煉

通過受傷肢體肌肉收縮,增加骨折周圍組織的血液迴圈,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肌肉萎縮,通過主動或被動活動未被固定的關節,防止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等,使受傷肢體的功能儘快恢復到骨折前的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