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孩鼻塞怎麼辦最簡單方法

小孩子在平時經常會出現鼻塞的問題,其實鼻塞多數都是因為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所致,在平時建議大家還是要找尋合適的方法進行處理,小孩鼻塞儘量還是不要用藥的,建議可以用噴霧器或一些偏方治療,這樣比較有效,而且簡單科學。

治療小兒鼻塞的方法

小兒的鼻和鼻腔相對地短小,新生兒幾乎沒有下鼻道,沒有鼻毛,鼻腔粘膜柔弱且血管比較豐富,故易受感染引起鼻粘膜充血腫脹而發生鼻塞。新生兒鼻塞的表現,可見吮乳困難,煩躁哭鬧,呼吸不暢或急促,睡時打鼾等。

新生兒鼻塞,首先應檢查鼻腔內有無鼻屎或其它異物堵塞,如有堵塞,必須及時清除。排除異物堵塞引起的鼻塞後,可用以下方法處理:

1、蔥白曬乾,洗淨後搗爛,絞取汁,每次滴鼻2~3滴,日2~3次。

2、如鼻塞、流清稀鼻涕者,用白芷、蘇葉各3克,共研細末,裝瓶內,每日給嬰兒嗅2次,每次30~60秒鐘。或用艾條灸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叉處),每次灸5~10分鐘,每日2次。

3、鼻塞流黃濁涕者,用薄荷、蟬蛻各3克,加水120毫升,煎取6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劑。麻黃素、滴鼻淨、鼻通等收縮血管的滴鼻劑,久用容易引起鼻粘膜萎縮,要慎用。不能使用成人用的滴鼻藥給新生兒滴鼻。預防新生兒鼻塞,應注意住房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不要太過乾燥,要經常清除鼻屎,排除鼻腔堵塞物。

哪些情況易加重小兒鼻塞

嬰幼兒的鼻腔及咽喉,天生就較狹窄,再加上表面都是黏膜覆蓋著,而且還分佈有很多淋巴腺體(它們的功能在於潤濕及過濾吸進的空氣),因此,在下列情況下,鼻塞的症狀會變得嚴重。

1、感冒:對外界空氣過敏或受傷此時其表面黏膜除了會腫脹外,分泌物還會大量增加,此時就非常容易阻塞住鼻腔。

2、平躺:坐立時,分泌物會流出鼻孔成鼻涕,而躺著時分泌物就會向後下倒流至咽喉處,甚至刺激喉嚨感覺搔癢而咳嗽。許多在白天情況尚好的小孩,到晚上睡覺時,就會咳嗽不斷,通常都可能是這種所謂的“鼻涕倒流”所引起。

3、遇冷:一般身體內的血管及黏膜都是熱脹冷縮,就像手腳對溫度的變化一樣,但鼻腔的血管膜恰巧相反,是“熱縮冷脹”(注),所以一遇風寒或吹了冷氣,血管膜膨脹分泌增多,鼻塞及流鼻涕就變得更嚴重了。注:鼻腔膜“熱縮冷脹”的目的在於讓冷空氣加熱。人體的溫度都較環境溫度為高,空氣在進入鼻孔到肺中的呼吸道時要逐漸加溫至37℃左右才算完成。而鼻腔黏膜中密佈的細小血管,其作用就好

似“線圈加熱器”一般,在空氣流經時可將其溫度加高,所以熱空氣經過鼻腔時因不需要特別的加溫,此時血管及黏膜會收縮;反之,冷空氣經過時鼻腔內的血管及黏膜就要加倍膨脹以應付加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