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嬰兒抽搐與抖動的區別

嬰兒身體健康與否是年輕父母所關心的話題,幼小的嬰兒還不會說話,身上有不舒服症狀出現的話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這需要年輕的父母借助孩子表現出的症狀來判斷,有不少年輕的父母詢問嬰兒抽搐與抖動的區別是什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在抖動還是在抽搐?那給年輕父母最好的介紹,下面的文章內容就專門說說嬰兒抽搐與抖動的區別!

新生兒抖動和驚厥大不同

1.新生兒抖動特點

新生兒抖動的症狀通常出現在寶寶出生後1個月內,發生的部位不固定,上臂、下肢和下頜最常見,一般不會發生在口角和眼瞼,哭鬧時明顯,頻率高,幅度小,通常寶寶的眼神不會有異常,如果用手輕輕按住或握住發作部位,就可以使抖動停止下來,神經系統檢查及EEG正常。

2.新生兒驚厥特點

新生兒驚厥的症狀通常是寶寶肢體抽動,並且有眼神凝視,肢體抽動幅度相對抖動大,頻率低,且規則,按住發作部位不能制止抽動。

新生兒驚厥要及時請醫生診治

如果寶寶兩眼凝視、震顫,或不斷眨眼、口部反復地做咀嚼、吸吮動作,呼吸不規則並伴皮膚青紫、面部肌肉抽動,或突然出現肌張力改變,比如四肢持續性的強直,或反復出現快速的某一肢體或部位抽搐,以及陣發性痙攣,這些是新生兒驚厥的表現,可見到神經系統檢查及EEG異常。當然如果家長沒有把握可以將寶寶的表現錄下來,請新生兒科和神經科醫師診斷。

偶發的新生兒抖動和驚跳不必太擔心

其實,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大腦皮層發育不成熟,中樞神經細胞興奮性較高、受刺激容易引起興奮,偶發的新生兒抖動和睡眠肌陣攣通常為正常現象,多數寶寶睡覺時處在淺睡眠的狀態時會發生上述現象,症狀在出生2個月之後減輕,6個月之內消失,長期預後良好,不需治療。

一些病理狀態下如:鈣缺乏、低血糖、輕度缺氧腦損傷後也可引起抖動和良性痙攣發生增加,如果抖動和驚跳現象發生過於頻繁,應該請醫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