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降尿蛋白的藥哪種最好?

正常情況下,人的尿液裡面會含有非常少的蛋白質,做尿常規檢查的時候,檢查結果也是陰性的,但是如果尿液裡面的蛋白質含量過高的話,檢查結果就會呈現陽性,導致這種不正常現象的原因主要是腎臟功能出現了問題,所以需要到醫院檢查,然後結合具體的病因正確用藥。

降尿蛋白的藥哪種最好?

1.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是國傳統的名貴中草藥,性甘溫,具有益腎壯陽,補肺平喘等作用。研究證實,冬蟲夏草能啟動機體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維持機體CD4/CD8細胞的平衡,調節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從而減少尿蛋白。它通過增加MMP?2的表達,抑制TMIP?1,2的表達,促進了細胞外基質的降解,減少細胞外基質的積聚,這可能也是其降低蛋白尿的機制之一。

2.黃芪

黃芪味甘微溫,功能補氣固表,利水消腫,是一種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中草藥,能增強活血化瘀藥物的功效,降低尿蛋白。黃芪主要含黃芪多糖、氨基酸、大量無機離子、微量元素等,其中富含微量元素硒可能與其控制腎性蛋白尿有關。硒具有保護機體免受氧化損害,並能加強某些自由基清除劑的抗氧化作用。因此,黃芪可能通過上述作用,保護腎小球基底膜的電荷屏障和機械屏障,降低蛋白尿。藥理研究表明,黃芪還能增加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改善腎小球功能。黃芪注射液具有擴張血管,對非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均有明顯的調節作用,減輕免疫性因素對血管內皮的損傷,減少血漿內皮素分泌,增加腎血流量。

3.川芎

川芎辛溫,有活血行氣止痛、祛風勝濕之功。阿魏酸(FLA)為桂皮類化合物,普遍存在於川芎等常用植物藥中,可有效拮抗內皮素引起的腎血管收縮,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抑制炎症及免疫反應,減少尿蛋白。川芎嗪是從川芎根莖中提取分離的生物鹼單體,具有降低血漿內皮素(ET)和TNF水準、抗氧化等作用。

4.葛根

葛根味甘性平,功能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從中藥葛根中提取的葛根素,具有明顯的活血化瘀通絡之功,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擴張腎小球毛細血管,改善腎血流量,從而預防和治療腎小球毛細血管內微血栓的形成,恢復腎小球濾過功能,延緩減輕腎臟損害,減少、緩解蛋白尿的產生。

5水蛭

水蛭性平味鹹苦,歸肝、膀胱經,功能破血逐瘀、通經活絡。臨床病理分析表明,腎小球內纖維蛋白相關抗原(FRA)沉積與蛋白尿密切相關。水蛭能減少腎小球內FRA沉積,主要機制:①降低血液黏稠度。水蛭對全血黏度、纖維蛋白原、高血脂等均有減低作用;②抗凝血酶。水蛭是最強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劑之一,它與凝血酶迅速結合,抑制血液凝固;③水蛭可活化纖維蛋白酶原前活化因數,分解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

6.蟬蛻

蟬蛻甘鹹性寒,甘能養,鹹入腎,寒能清。既能驅風,又能宣肺,發汗消腫以利水之上源。臨床上慢性腎炎患者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而病情復發或加重,蛋白尿增加。蟬蛻通過降低血液內皮素,減少自由基釋放,減少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降低蛋白尿。

7.地龍

地龍味鹹性寒體滑,善走竄,能降泄,有活血化瘀、通絡利尿的作用。藥理研究表明,地龍有抗凝,降低血黏度,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從地龍中提取的纖溶酶除了促纖溶作用,還具有抗免疫作用。此外,地龍可能通過增加血清NO濃度,舒張血管,抑制腎小球局部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變學,從而減少尿蛋白的排泄。

8.雷公藤

雷公藤屬衛矛科植物,具有多種免疫抑制作用。臨床及動物實驗均證明其能減少尿蛋白排泄和減輕腎臟組織的病理變化。能抑制T細胞的增殖,誘導活化的T細胞調亡;並推測其可以非特異性地清除氧自由基,使脂質過氧化物(LPO)的形成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消耗減少。雷公藤能抑制自身相關抗體的產生,雷公藤多苷能顯著降低尿血栓素B2(TXB2)水準,可能是雷公藤多苷治療蛋白尿機制之一。

9.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甘苦微寒,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之功效。主要含有齊墩果酸、β?穀甾醇、對位香豆酸,白花蛇舌草素。體內能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生,促進抗體形成,使網狀細胞、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有抗菌,消除炎症的作用。彭暾等[12]在治療腎炎中,發現重用白花蛇舌草能收到較好的消除蛋白尿的作用,長期服用可加用大棗30g,以防止苦寒傷胃。

10.黃蜀葵花

始載於《嘉佑木草》,入腎、膀胱二經。《中藥辭海》謂其微甘,涼,功用為清熱利濕解毒。藥理研究發現,黃葵的主要化學成分為黃酮類,具有抗凝、降血脂、清除氧自由基、提高SOD活性,減輕腎小球免疫炎症反應,減少尿蛋白作用。以黃葵提取物為主要成分的黃葵膠囊對CGN患者蛋白尿治療也取得了可喜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