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七個月寶寶抵抗力差怎麼辦

寶寶在母體的時候是非常舒適的,媽媽提供給寶寶一個非常營養的環境。寶寶通過臍帶吸收營養,當他們來到世上時,都會啼哭,此時肺打開,寶寶呼吸到第一口空氣,這也就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會開始生病,他們要開始適應這個新環境。寶寶幾個月後都會生一次病,這是正常的發育,不用太擔心,生過一次病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1、給予合理、均衡的飲食,保證充足的營養,這是增強免疫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偏食或少食,均不能保障充分營養素的供給,將會影響人體免疫器官的成熟,從而影響免疫力。在嬰幼兒階段,首選母乳餵養,母乳餵養是增強寶寶抵抗力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母乳所含營養素質量最適合嬰兒需求,而且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可保護腸粘膜或呼吸道黏膜免受細菌、病毒、微生物侵犯,增強小兒抗病能力。不過隨著寶寶的成長,對營養需求的增加,應適時添加輔食。而對母乳不足或乳母因故不能輔乳時,應選擇適當的乳製品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

2、按計劃進行預防免疫接種。注射疫苗是提高免疫非常有效的一種方法。的身體在受到外來病原體的刺激後會產生抗體,注射疫苗的原理就是利用人體免疫系統的這個特性,將病原體加以修飾後使它不具有傷害性。從而通過不同的接種方法進入人體內,這樣的身體就會產生有效的免疫反應,對特定的微生物具有辨識能力,下次再遇到這些微生物時就可以立即加以消減而不致感染,達到預防的目的。

3、適當的鍛煉,尤其是合理的室外活動,不僅對小兒的生長發育有幫助,更能增強小兒的免疫力。小孩在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的時候容易感染,通常在受涼後會出現流涕、發燒等情況,這有可能是因為小孩器官發育不完善、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差所致,所以應該適當地讓寶寶接受戶外活動,鍛煉寶寶適應氣溫變化的能力,增強身體的應激能力。“日光浴”、“冷水澡”都是不錯的溫度適應練習。

4、適當補充水分。水乃生命之源,人體內的新陳代謝都發生在液體中,適當補充水分有助於身體正常新陳代謝。應多飲水,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吃加工、含色素和含穩定劑的包裝食物。

5、避免交叉感染。家庭成員中有人患病時,應盡可能避免與小兒接觸。在戶外或托幼機構,也要儘量避免與正在患感染性疾病的小孩接觸。

6、對免疫缺陷的小孩,可適當補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身體對抗疾病、保護健康的最基本物質,它最重要的功能是與侵人身體的細菌、病毒、毒素等結台,使這些有害物質分解,從而使病原體失去致病作用。新生兒體內有來自母體IgG,能保護寶寶不易生病,但是這些IgG在出生後將逐漸代謝,至3-5個月時含量最低。6個月時,嬰兒本身IgG才逐漸上升,所以6個月左右寶寶抵抗力開始下降。預防接種、生病感染以及通過注射都是獲得免疫球蛋白的途徑。但是否注射免疫球蛋白需由專業醫師檢查後作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