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引達帕胺緩釋片

有些患有輕度高血壓,舒張型高血壓,可有頭暈頭痛等症,多見於遺傳因素,高鹽飲食可加重病症,吲達帕胺緩釋片是很好的治療高血壓長效藥物,可以長期口服,由於藥物的逐漸累加作用,患者血壓可逐漸下降。所以我們應該遵醫囑堅持服藥,低鹽低脂高膳食纖維飲食,適量運動,多可控制血壓平穩,必要時是可以選擇更換藥物,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治療。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吲達帕胺緩釋片吧!

一、適應症:原發性高血壓。

二、用法用量

口服。 每24小時服1片,最好早晨服用。 藥片用水整片吞服且不要嚼碎。 加大劑量並不能提高吲達帕胺的抗高血壓療效,只能增加利尿作用。

三、不良反應

大部分臨床和實驗室的不良反應為劑量依賴性。噻嗪和相關利尿劑包括吲達帕胺可能引起下述情況: 對血液及淋巴循環系統的影響 -

罕見:血小板減少症,白細胞減少症,粒細胞缺乏症,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 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 少見:頭暈,疲勞,頭痛,感覺異常 對心臟的影響 -

罕見:心律失常,低血壓 對胃腸道的影響 - 少見:噁心,便秘,口幹 - 罕見:胰腺炎 對肝膽的影響 - 肝功衰竭的病人可能引發肝性腦病。 - 罕見: 肝功能改變

對皮膚及組織的影響 - 過敏反應,主要是皮膚過敏, (一般出現斑丘疹,少數出現紫癜), 易見於以往過敏及哮喘的病人。 -

可能會使已有的急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病情加重。

四、實驗室參數:

1.在臨床試驗中,觀察到有低鉀血症的發生:治療4到6周後,有10%的病人出現血鉀濃度小於3.4mmol/l,有4%的病人出現血鉀濃度小於3.2mmol/l。經過12周治療,病人平均血鉀濃度降低0.23mmol/l。

2. 低鉀血症伴隨的鉀丟失在某些高危人群中尤其嚴重(參考【注意事項】)

3.低鈉血症伴低血容量將引起脫水和體位性低血壓。伴發的氯離子丟失會導致繼發性代償性代謝性堿中毒:該反應發生的幾率很低,程度亦輕。

4.在治療期間,血漿中尿酸及血糖增加:這些利尿藥在用於患有痛風和糖尿病的病人時必須進行非常仔細的評估。

5.高鈣血症

五、禁忌

1. 對磺胺藥過敏。

2. 嚴重腎功能衰竭。

3. 肝性腦病或嚴重肝功能衰竭。

4. 低鉀血症。

六、注意事項

警告:當肝功能受損時,噻嗪及其相關類利尿劑可能引起肝性腦病。如果發生此病,應立即停止應用利尿劑。

由於此藥中含有乳糖,因此禁用於先天性半乳糖血症、葡萄糖和半乳糖吸收障礙症或乳糖酶缺乏的患者。 注意事項: 水和電解質平衡 - 血鈉

治療前必須測定血鈉,此後應進行規律的監測。任何利尿劑治療都可能導致低血鈉,有時會產生嚴重的後果。血鈉降低起初可以無症狀,因此規律地監測血鈉是十分必要的;在年老和肝硬化的病人,監測的次數應更頻繁(見【不良反應】及【藥物過量】)。

- 血鉀

鉀丟失引起的低鉀血症是噻嗪及其相關利尿劑的主要危險。在某些高危人群中,例如在老年人、營養不良和/或多種藥物治療者、以及具有水腫、腹水的肝硬化病人、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病人,必須預防低血鉀的發生(地黃類藥物對心臟的毒性,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險。

心電圖中長QT間期的患者,無論是先天性還是醫源性的,用此藥都有一定危險。低鉀血症和心動過緩都是嚴重心律失常(尤其有致命危險的扭轉性室速)的誘發因素。在所有上述病例中,必須更多地進行血鉀監測。在治療開始後的1周內,應進行首次血鉀測定。測定出低血鉀後,應進行相應的糾正。

- 血鈣

噻嗪及其相關利尿劑可能減少尿中鈣的排泄,引起短暫輕微的血鈣升高。明顯的高鈣血症可能由於先前未被發現的甲狀旁腺機能亢進所致。檢查甲狀旁腺功能之前,應停止治療。 -

血糖 在糖尿病患者,對血糖的監測十分重要,尤其當存在低鉀血症時。 - 尿酸 在高尿酸血症的病人,痛風發作的機率可能增加,應注意檢測血液中尿酸含量。 -

腎臟功能和利尿劑 只有當腎臟功能正常或輕度受損(成年人血肌酐低於25mg/L,即220µ

mol/L)時,噻嗪及其相關利尿劑才能夠完全發揮作用。在老年人,必須依據年齡、體重和性別對血肌酐值進行調整,調整幅度可依據Cockroft’s公式:

Clcr=(140-年齡)×體重/(0.814×血肌酐) 其中:年齡以“年”計算 體重單位:千克 血肌酐以微摩爾/升表示

此公式適於老年男性,對女性患者,公式所得結果還應乘以0.85。

在利尿劑治療初期,由於引起水鈉丟失而造成的低血容量使腎小球濾過減少,這可能導致血中的尿素和肌酐增加。這種短暫的功能性腎功能不全,對腎功能正常者沒有影響;但對於腎功能不全者,可使腎功能進一步惡化。

- 運動員 此藥含有的活性成分可能造成興奮劑檢測呈陽性反應,運動員對此應予以注意。運動員慎用。 對駕駛機動車和操作機器能力的影響

本品不會影響警覺,但某些病人可能會發生與血壓降低相關的個體反應,特別是在治療開始時,以及聯合應用其它抗高血壓藥物時。

因此,可以造成有關人員駕駛機動車和操作機器的能力下降。

七、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妊娠期 利尿藥能引起胎盤缺血,造成胎兒營養不良。一般原則為妊娠婦女應避免使用噻嗪和相關利尿劑,絕不能用其治療妊娠性生理水腫。 哺乳期

因為藥物可能進入乳汁,哺乳期婦女應避免服用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