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術甘湯會使脾虛加重嗎
脾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主要表現症狀有:失眠多夢、食欲不振、精神不濟、如廁異常、濕氣重、早起不適等,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調理身體脾胃虛弱的方法有很多,如:食療法、針灸法、按摩法等。而苓桂術甘湯也是一種改善脾胃調理身體的中藥。
苓桂術甘湯
【組成】 茯苓12g 桂枝10g 白術6g 炙甘草6g
【煎服】 水浸20分,煎30分,約600ml,分早、午、晚3次服。
【功效主治】 陽氣損傷,心下停飲。症見心下逆滿,胸脅憋悶,心悸,咳嗽,短氣,頭重眩暈,脈沉緊者。
【加減運用】
1. 脾虛者,加人參。
2. 痰多者,加陳皮、半夏。
3. 短氣不得平臥者,加乾薑、細辛、五味子。
4. 眩暈甚者,加澤瀉。
5. 驚悸者,加龍骨、牡蠣。
【禁忌】 口苦、喜冷者,忌之。
【類方】
1. 真武湯:同為溫化痰飲,治療水腫、小便不利之方。不同者,真武湯證屬腎陽虛水邪氾濫,臨床可見肢冷畏寒,心下悸,身瞤動;苓桂術甘湯證為脾陽虛水停心下,表現有心下逆滿,噁心嘔吐,起則頭眩,胸脅支滿。
2. 苓桂味甘湯:同可治水飲上沖。不同者,苓桂味甘湯證沖逆較急,症見氣從少腹上沖胸咽,面熱如醉,甚者上至巔頂。方中桂枝增一兩,並加五味子收斂,可知沖逆之甚之急。
3. 甘草乾薑茯苓白術湯:為治寒濕附腰,症見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之方,二方三藥相同,僅桂枝乾薑之異,旨在燠土勝濕也。
4. 茯苓甘草湯(茯苓桂枝各二兩,炙甘草一兩,生薑三兩)同可治胃內停水之厥、心下悸、心下脹滿、嘔吐清水。然從藥量可知,其陽虛、水飲程度皆較之為輕。
5. 苓桂甘棗湯:為下焦宿水、上淩於心之治方。症見臍下動悸,欲作奔脈。方中茯苓、桂枝用量分別比苓桂術甘湯多四兩、一兩,可見水飲與沖逆程度均較之為甚。
茯苓是藥食同源的食材,可以健脾祛濕。還可以安眠。還可以緩解女性下肢水腫。孫思邈就說過茯苓久服百日病除。
調養脾胃的對藥茯苓+白術。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而脾虛最容易出現濕氣停留的情況,此時就需要健脾祛濕一塊用。而茯苓+白術組成對藥就可以有效健脾祛濕、化痰飲。
健脾祛濕最著名的的方子-茯桂術甘湯。
長期便溏就屬於脾虛,偶爾吃了硬的、涼的東西也容易傷脾。其實大部分人都脾虛的經歷。大便總解不淨、大便不成形也是脾虛的表現。
中醫的脾臟指的是整個消化系統。而緩解脾虛的對藥就是蓮子+山藥,可健脾緩解大便不成形。蓮子有健脾補腎安神的功效,還能補脾收澀;山藥有氣陰雙補、固腎、養肝的功效。
口瘡(西醫叫口腔潰瘍)反復發作就與脾火有關。口瘡偶爾出現於胃火有關,而中醫的脾胃往往都不分開說的。降脾火不能單純吃降火藥。降脾火的對藥防風+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