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病有什麼聯繫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話,容易導致一些腸胃疾病發生,這兩者是存在很大聯繫的,因為一旦感染可能會引起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所以為了能夠快速有效的解決這些疾病,也要注意正確的治療方法以及方案,抗生素,治療藥物必不可少。

一、危害

幽門螺旋桿菌病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蘭氏陰性桿菌。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幽門螺旋桿菌病包括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門螺旋桿菌病的不良預後是胃癌。

二、治療方案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可以治癒的。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治療方案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常用的藥,1.是以抗生素為主,輔加抑酸劑(鉍劑)的方案,2.是以質子泵抑制劑的方案。常用抗生素羥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克拉黴素和阿莫西林等。患者到醫院檢查後,應按照醫生的指導堅持服藥,並及時檢查療效。

2、另外再有兩種抗菌素,最常用的是阿莫西林,再就是甲硝唑,我們常採用的方案就是這三種方案,對胃炎或者是對經濟條件不是特別好的,這個方案是比較容易一些,效果能夠達到80%根除。這個方案不適合的病人是青黴素過敏的,青黴素過敏的可以換四環素類的藥,它對於螺桿菌的作用也是比較好,配用甲硝唑,連續一個星期就可以,如果有胃潰瘍病可以加上雷尼替丁或者是法莫替丁;再就是洛塞克,青黴素過敏可以換四環素,甲硝唑可以換成克拉黴素。

三、治療原則

①採用聯合用藥方法,如國際上普遍採用的三聯療法

②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

③無明顯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④病人經濟上可承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