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榿木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ōnɡ Běi Qī Mù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樺木科植物東北榿木的果實或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nus mandshurica(Call.)Hand.-Mazz.[A.fruticosa Rupr.var.mandsurica Call.]
採收和儲藏:春、夏、秋季均可采剝樹皮。秋後采下果序,摘取果實,曬乾。
【原形態】落葉小喬木,高可達8m。樹皮暗灰色,平滑。枝條灰褐色,無毛;小枝紫褐色,無毛;芽無柄,有3-6枚芽鱗。葉柄長0.5-2cm;葉片寬卵形、卵形或寬橢圓形,長4-10cm,寬2.5-8cm,先端銳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或兩側不對稱,邊緣有細而密的重鋸齒或單鋸齒,兩面幾無毛;側脈7-13對。雄葇荑花序頂生,較長,下垂,雄花與葉同時開放,花絲比花被短,花藥黃色;雌葇荑花序3-5簇生於短枝頂端。果序3-5枚呈總狀排列,寬卵圓形或近球形;序梗纖細,下垂,長0.5-2.5cm,幾無毛;小堅果卵形,長約2mm;膜質翅與果近等寬。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1700m的林邊、河岸或山坡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黑龍江、吉林等地。
【化學成份】粘黴-5-烯-3-醇(glutin-5-en-3-ol),α和β-香樹酯醇(amyrin),1,7-二苯基-3,5-庚二醇[1,7-diphenyl(heptan-3,5-diol)]。
【性味】苦;澀;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收斂固澀。主腹瀉;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5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楓柳皮|【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Fēnɡ Liǔ Pí
【別名】楓楊皮(《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胡桃科植物楓楊的樹皮。全年可采。
【原形態】
楓楊,又名:櫃柳(《爾雅》郭璞注),楓柳(《唐本草》),樺柳、鬼柳(《群芳譜》),麻柳(《草木便方》),溪麻柳、大葉柳、水槐樹、溪櫸、溪楊、燕子樹、柳絲子、嵌寶楓、平陽柳、蜈蚣柳、臭樹柳、溪口樹、枸樹、櫸仔、元寶樹。
落葉喬木,高可達18米。樹皮幼時赤褐色,平滑,老則黑灰色起裂;枝有長軟毛。葉互生;單數羽狀複葉,長20~30釐米;小葉11~25片,但頂端小葉往往不存在,葉軸有窄翅並被短毛;小葉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4~10釐米,寬2~3釐米,先端尖或鈍,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齒,上面綠色、平滑,下面主脈及葉腋有毛。花黃綠色,雌雄同株,葇荑花序;雄花序腋生,數個一簇,生於老枝上;花被苞片狀,先端裂成1~4片;雄蕊6~8枚;雌花序生於當年枝的頂端,花柱單一,柱頭2裂,于房1室,具1胚珠。堅果,成熟時兩側小苞增大成長圓形或稍窄的翅,果序下垂,長約30釐米,外果皮薄,內果皮堅硬。花期5月。
【生境分佈】多生於溪邊、河岸,但較乾燥之處亦能生長。分佈江蘇、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甘肅、陝西、山東等地。
【化學成份】樹皮含鞣質。
【性味】《唐本草》:辛,大熱,有毒。
【功能主治】
治齲齒痛,疥癬,湯火傷。
①《唐本草》:主風、齲齒痛。
②《東北藥植志》:洗疥瘡等皮膚病。
③《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止癢,殺蟲。加鹽可以治癬。
④《四川中藥志》:殺蟲,解毒。塗湯、火傷及久瘡。
【用法用量】外用:搗絨塞牙縫,煎水含漱或熏洗,或酒精浸搽。
【注意】《民間常用草藥彙編》:禁口服。
【附方】
①治牙痛:麻柳皮搗絨,塞患處或噙用。(《四川中藥志》)
②治疥癬:楓楊皮、黎辣根、羊蹄根。用酒精浸搽。(《湖南藥物志》)
③治癩鬁頭:楓楊鮮樹皮四兩、皂莢子二兩(搗碎)。水煎,洗患處。(《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燒傷:取楓楊樹二層皮2斤,地榆根0.5斤,烏桕根皮0.5斤,加水適量,煎至500毫升,過濾。用藥前應清潔創面,除去異物和膿性分泌物,剪除水泡,然後噴上藥液。治療14例,均有一定效果。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