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適合嬰兒聽的音樂

對嬰兒來說,適當的聽些音樂也是有好處的,有助於孩子進入夢鄉,但是在聽的音樂選擇方面要有所注意,另外,每次聽音樂的時間不能過長,最少是半個小時左右,曲子的更換也不要過於頻繁,比如說可以給孩子聽一聽搖籃曲,聽一聽小步舞曲,或者是晨曲、夜曲等等,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新生兒適合聽什麼音樂新生兒的音樂感受性處於朦朧階段,所以,在給寶寶選擇音樂時,無須從音樂的內容多加考慮,只要注意節奏緩慢、快捷,旋律的剛柔,音量的大小等方面,至於是西洋樂,還是民樂都無關緊要。但是諸如迪斯可音樂、搖滾樂等,切不可濫聽,因為這類音樂對新生兒身心健康無益,甚至會產生損傷聽力,驚悸心臟,鈍化聽覺敏感等負作用。新生兒有2/3的時間是睡眠,父母就可以從搖籃曲開始放給他們聽。年輕的爸爸、媽媽可以通過搖籃曲的音樂,用輕聲哼,伴著輕輕拍或慢慢搖,讓新生兒邊睡覺、邊逐漸感受緩慢、安靜、柔和的樂感。對新生兒音樂聽覺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的過程是緩慢的,但是只要持之以恆,新生兒的音樂聽覺一定會有所提高。

另外,新生兒有天生感受節奏的本能,因為他們在胎兒期就習慣了母親心跳的節奏,因此播放樂曲最好相似於心跳的節奏,且比較明快、舒展。注意:聽音樂不能代替成人的聲音,也不能一直放音樂,應該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聽幾次,不間斷的刺激就失去了刺激的意義。為了催眠放的音樂應該固定,可以形成條件反射。

不可過度讓新生兒聽音樂專家對200余名1~2歲的男女嬰兒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每天聽音樂兩小時以上或經常連續聽音樂兩小時以上的孩子,學話往往較遲,學習語言的能力往往較差,發生語言障礙(發音不准或口吃)的比例也往往較高。事實上,在嬰兒的成長過程中,影響學習語言的興趣和能力的種種負面因素,除去生理疾病、精神異常及意外事故外,最明顯的就是聽音樂過度了。更糟糕的是,人際交流不暢會滋生種種抑鬱、自卑等負面情緒,久而久之,便可能導致性格古怪,甚至可能互為因果,形成愈演愈烈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