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慢性腸炎早治 輕鬆逃避併發症

慢性腸炎泛指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為細菌、黴菌、病毒、原蟲等微生物感染,亦可為過敏、變態反應等原因所致。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樣便。那麼要瞭解慢性腸炎的危害有哪些,那麼要先瞭解慢性腸炎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慢性腸炎的症狀有哪些?

1、消化道症狀:常呈現間斷性腹部隱痛、腹脹、腹痛、腹瀉為本病主要表現。遇冷、進油膩之物或遇情緒波動、或勞累後尤著。大便次數增加,日行幾次或數十餘次,肛門下墜,大便不爽。慢性腸炎急性發作時,可見高熱、腹部絞痛、噁心嘔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凍血便。

2、全身症狀:呈慢性消耗症狀,面色不華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四肢乏力,喜溫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發熱外,可見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現。

3、體征方面:長期腹部不適或少腹部隱隱作痛,查體可見腹部、臍周或少腹部為主,有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

慢性腸炎的危害有哪些呢?

慢性腸炎對身體危害非常大,往往會引起慢性腹瀉的慢性腸炎與精神緊張、消化不良、腸功能混亂、免疫功能失調、腸抵抗力下降有關,造成腸道粘膜炎症、潰瘍。症狀為腹瀉、腹痛、大便顏色不正常呈稀糊狀,甚至只有粘液,還會有倦怠。該病病程較長,反復發作,老少均有發生,嚴重影響人類健康。

慢性腸炎治療不及時可導致的併發症

慢性腸炎泛指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為細菌、黴菌、病毒、原蟲等微生物感染,亦可為過敏、變態反應等原因所致。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樣便。

1、原發性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本病典型症狀為脂肪瀉。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狀或泡沫狀,常浮於水面多有惡臭味。多伴腹脹、腹痛,有乏力、體重下降、出血等營養不良表現,病程長,病情時輕時重,做X線鋇餐檢查有利診斷。

2、腸結核:起病緩慢,多位於右下腹部,可有陣發性絞痛,腸鳴音增強,常有大便習慣改變,幹、稀交替。輕者僅有稀便,重者為粘液膿血便。可有噁心、嘔吐、腹脹,食欲減退。體檢僅有右下腹壓痛。輔助檢查:血沉增快,結腸菌試驗陽性,大便培養可找到抗酸桿菌。給予纖維腸鏡檢查以確認本病。

3、克隆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緩慢,有消瘦、納呆、乏力等表現。腹痛位於臍周或右下腹。腹瀉初為間歇性,以後漸為持續性。日行3~6次,軟便或半液狀。右下腹壓痛,可觸及包塊。晚期呈現消瘦、貧血、腸吸收不良及電解質紊亂等表現。腸系膜動脈造影或內窺鏡及活組織檢查,可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