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軟組織損傷多久能好
有的時候患者腳疼或者扭傷時,這時患者在就診時最擔心是骨頭有無損傷,如果醫生告訴他骨頭無異常,屬於軟組織損傷,患者往往如釋負重——骨頭沒事就好,軟組織養養就好了。其實,軟組織損傷也是非常要緊的。而且可能有時候比以傷到骨頭更加嚴重。那麼軟組織損傷多久能好呢?
什麼是軟組織損傷?
日常生活中由於受到各種各樣的意外損傷,如扭傷、運動損傷多數屬於軟組織損傷,當我們因患傷痛而到醫院就診時,常常會聽到醫生講這是軟組織損傷。什麼是軟組織損傷呢?它是骨科最多見的疾病。軟組織的範圍,包括人體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鍵、筋膜、韌帶、關節囊、骨膜和神經、血管等。上述組織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受到強力撞擊、扭轉、牽拉、壓迫,或者因為體質薄弱,勞累過度等各種原因導致損傷,都稱為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損傷是根據它發生的原因分為扭傷與挫傷;根據受傷的時間又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所謂扭傷是指人體的關節在強力作用下,發生了超正常活動範圍的活動,從而引起關節附近軟組織的損失。挫傷則是指人體在外力打擊下,引起受傷部位軟組織的損傷。例如:胸部受到重物的擠壓,造成的胸壁軟組織損傷就屬於挫傷。
軟組織損傷的常見表現
在軟組織損傷發生後,主要的表現是: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多數早期症狀為疼痛劇烈,局部迅速腫脹,在2-3天內瘀聚凝結,功能障礙。中期受傷3-4天后,瘀血漸化,腫脹開始消退,瘀斑轉為青紫,皮膚溫熱,疼痛漸減。 後期重症傷筋2周後,瘀腫大部分消退瘀斑轉為黃褐色,疼痛不明顯,功能輕度障礙,此種殘餘症狀,經3-5周消失,功能可恢復。所以軟組織損傷不可在疼痛緩解後過早運動和負重,因其自然病程尚未結束。
最常見的軟組織損傷有踝關節扭傷和膝關節側副韌帶的損傷,表現在局部的腫脹疼痛和行走活動後的疼痛加重,運動損傷時,國際上公認的RICE處理原則:第一項是休息(Rest),第二項是冰敷(Ice),第三項是壓迫和包紮(Compress),第四項是抬高(Elevation),即臨床上常說的大米原則。這個原則可以保證人們在運動損傷的急診期,在醫生未到位之前,可以儘量先減輕、緩解傷痛。經過正確處理後可較快緩解。但有一類軟組織損傷不可輕視,表現在受傷較重,自我感覺有韌帶撕裂感,位置深在,傷後迅速腫痛,病程較長,關節穩定性受到破壞,主要為跟腱撕裂、膝關節交叉韌帶撕裂、股四頭肌撕裂等,此類患者需及時就診,損傷較輕者休息制動,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