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老年性腦萎縮是什麼疾病?

隨著人年齡的增大,腦部的組織和功能就會下降,所以老年人出現腦萎縮的概率更高,尤其是腦部受過傷的人,出現腦萎縮的概率會遠遠高於腦部健康的人,老年性的腦萎縮其實是一種慢性的疾病,患者會出現記憶力下降、智力下降等諸多症狀,下面詳細介紹有關老年性腦萎縮的相關知識。

怎樣看出有老年性腦萎縮?

老年性腦萎縮,由於腦子的萎縮程度各處不盡一致,所以表現的特點也不完全一樣,額葉、顳葉受累較多。

患者早期出現表情淡漠,不願意活動,對事物反應遲鈍,動作不靈活、欠協調,精神的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目光少神氣,面色少光澤,舌體多胖大有齒痕,舌苔薄白而少膩,耳朵、面、鼻、手等代表腎的部位,顏色都變淡。

中期,這種病人與原來健康時相比,體質、氣色、風度、語言、處理各種問題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改變,甚至判若兩人。除早期症狀加重外,還出現失語或重複語言、模仿語言。也可出現身體抖動不安,動作僵硬而不協調。患者面部表情癡呆,眼睛顯得混濁無光澤,面色灰暗無光,舌體雍腫,舌苔白厚而膩,身體各部位代表腎的區域顏色多暗淡或出現淺灰色,牙齒有不同程度的鬆動或脫落。

另外有些病人還出現精神方面的改變,出現妄想或幻聽、幻想的一些離奇動作或表情改變,言無倫次或有汙言濁語,也可出現躁動不安,手舞足蹈等表現。這類病人的舌頭大多發紅,缺少津液,舌苔也變成黃厚苔,眼睛雖少光澤,但出現驚恐狀。

嚴重的病人,除上述的精神和躁動不安的症狀表現外,其他表現都有加重。有些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有些則如兒童時的性格和動作,智力狀態亦如幼兒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