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吃完饅頭跑步險喪命 有種過敏最怕動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 朱毅)吃完食物過敏很常見,但有一種過敏是吃完東西,再一劇烈運動才發生的,那就特別兇險!
清早六點半,家住天津在北京上班、26歲的王先生,抓起倆大饅頭,一邊啃一邊沖出門,以百米跑的速度趕到公交站,在公車上啃完了饅頭,下車接著又以百米跑速度奔向火車站,還好,緊趕慢趕,好歹沒有誤了七點半的那趟火車。
到火車上坐穩當還沒一會兒,王先生就覺著皮膚發燙、發脹,作為一個資深過敏患者,他很清楚自己要過敏了,吞下去一片息斯敏,但是並沒遏制住來勢洶洶的過敏症狀,不到一刻鐘,疹子遍佈全身,咽喉甚至有了異物感。
儘管京津高鐵只半小時車程,但熬到北京南站,緊急送到醫院時,王先生牙關緊閉、抽搐、休克了。醫生好一通搶救,總算活過來了。
久病成良醫的王先生,按理說對過敏應該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淡定了,但這趟鬼門關,和閻王爺打了個照面,讓他心驚肉跳、心有餘悸。他就納了悶,差點沒了性命的這次過敏,比以往的每一次都兇險,究竟是什麼惹的禍?莫不成,兩個饅頭就差點丟了小命?但是,平時吃饅頭、包子、餛飩、餃子,都安然無恙,這次到底是怎麼了?
王先生這種病的名字有點長,叫做“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吃完小麥粉做的食物,比如饅頭、麵條、燒餅、麵包,緊接著就進行劇烈運動,像打籃球、踢足球、跳健美操、急行軍等等,那麼在六小時內,身體就可能會有程度不一的過敏反應。輕的,皮膚瘙癢、蕁麻疹,還可能喉頭水腫、呼吸困難,伴發哮喘;重的,血壓下降、暈厥休克,搶救不及時就危及生命。
這種莫名其妙的情形,一百多年前就被西方人發現了,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成了有名有姓的一個病。2009年,在美國過敏、哮喘和臨床免疫學會年會上,北京協和醫院的大夫首次向世界報告了中國的15例“吃麵食以後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病例。
這種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突發性過敏,需要兩個關鍵動作連續協同作用才能發生。一個是吃,一個是動,缺一不可,又吃又動,過敏來到。
雖然小麥最常見,但不是只有吃小麥才會發生,蝦兵蟹將、酒精桃子、茴香馬鈴薯這些,也可以成為發病誘因。不過還好,只要吃完之後安靜休息,還是盡可以放心大膽吃東西的。10到30歲的男性青少年,最要小心。過敏者中大多又像王先生一樣,本身就是過敏體質。
就說這個死裡逃生的王先生,如果只是吃饅頭,不會過敏;如果只是跑步,也不會過敏;如果啃完饅頭,不要奔跑著去趕車,而是用飯後百步走的散步速度,優哉遊哉去車站,或者叫個計程車坐車去車站,就不會有這驚險一幕。
確診這個病,需要“食物運動激發試驗”這個新標準。不過咱們從王先生的發病已經知道,這試一試的風險,那是相當的大,過敏性休克說來就來,藝高人膽大的醫生,一般也不做這試驗。
食物依賴運動性過敏,雖說起病急,來勢猛,但只要做到有所不為,終身不發病也是可以做到的,沒必要冒著生命危險去驗證。
有所不為不難做到:吃了就別動,動了就別吃。當然,這“動”是有程度限制的,那就是激烈的運動。過敏人群,只要耐住性子,養成習慣,保持相對安靜的狀態,五小時就安然無恙了。普通人群,也沒必要以身試法,在吃和動,動和吃之間,留出一兩個小時相對安靜的間隔,不為防病,也是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