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 夏至養生重在祛濕
今天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從中醫的角度講,這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候,也是中醫養生的一個重要節點。夏至有一套相應的養生法則,不過,根據當年氣候的變化,應做出適當的調整。今年羊城雨水多,濕氣重,很多人都出現了腰酸背痛、肌肉乏力的症狀。這個時候,祛濕就顯得格外重要。
腰酸背痛、肌肉乏力?濕邪在作怪
“今年廣州的雨水特別多,導致了外界環境濕氣太重,濕邪入侵人體,就會引發人體內諸多不適。”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陳瑞芳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濕氣重的典型表現是舌苔厚膩、大便稀爛粘膩,胃口不好、吃一點東西就覺得脹,精神困倦、頭腦不清爽、懶怠活動,關節沉重、渾身酸痛等。近期臨床上見不少人會出現肌肉酸痛乏力或者腰酸背痛,這些症狀通常都與濕氣太重有關。
當下養生的重點在於祛濕。嶺南地區祛濕的常用方法是食療,即可以適當多吃一些祛濕類的食物,例如薏米、茯苓、淮山、白扁豆、赤豆、黑豆等,大部分人群都可以使用。豆類基本都有利於祛濕,綠豆還兼具了清熱下火的功能,容易上火的人可以適當吃一吃,而脾胃虛寒的人則要少吃。嶺南常用的祛濕湯方有粉葛鯽魚湯、扁豆雞腳薏米湯、赤小豆煲排骨等,都是兼具美味與祛濕的良方。腰酸背痛者多屬腎虛夾濕,可以在祛濕的基礎上加用桑寄生煮水當茶喝,既好喝又方便,有補腎強筋骨的作用,而且藥性平和不會上火。
陳瑞芳提醒,在祛濕的同時,別忘了健脾,有強健的脾胃才能更好地吸收營養。嶺南地區常年濕氣重,脾虛人群多,可以適當吃健脾類的藥膳,例如淮山、蓮子、芡實、陳皮等。多喝粥也有健脾益胃。除了食療,多運動也是很好的健脾祛濕的方式,有助於加強食療的效果。
夏天適當吃苦,幫助清熱解毒
南方人特別喜歡說“上火”,這與嶺南地區的生活環境有關。陳瑞芳說,廣州氣候悶熱潮濕,濕邪和熱邪“強強聯合”,濕邪會引發熱邪,熱邪又會加重濕邪。尤其在夏至過後,悶熱的天氣將伴隨一夏。值得警惕的是,都市人生活方式不健康,通宵熬夜、生活不規律,飲食不節、煙酒不斷,經常吃肥厚味膩、煎炸燒烤、辛辣刺激等食物,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會引發內熱。內外“兩把火”一起燒,更容易上火。
因此,在祛濕健脾的同時,可以適當清熱下火。在食療中,可以適當吃一吃清熱解毒類的藥膳,例如綠豆、海帶、冬瓜、絲瓜等,用綠豆紅豆一起煲糖水,冬瓜苡仁排骨湯和絲瓜瘦肉湯都是不錯的清熱下火食療方。火氣比較大的人還可以適當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芥菜、芹菜、苦杏仁、苦丁茶等,尤其是時令的苦瓜、芹菜等,值得推薦。
嶺南地區的人不僅容易上火,還容易陰虛。特別是經常熬夜、在戶外暴曬的人。有時候單純吃清熱解毒的藥物不能緩解症狀,則要考慮是否陰虛了。因此,在下火的同時,也可以適當採用養陰的食療,例如沙參、麥冬、百合等,煮水喝有滋陰降火的功效。
推薦食療方
1.粉葛鯽魚湯
功效:祛濕健脾、解肌止痛
鯽魚200克,粉葛200克,鯽魚煎至兩面微黃色,加入開水,大火燒煮15分鐘。將魚湯倒入高壓鍋或燜燒鍋,再加入粉葛,中火煮15分鐘,最後調味即可。
2.扁豆雞腳薏米湯
功效:祛濕健脾
雞腳200克、排骨200克、扁豆15克、薏米15克、薑片適量。先將雞腳去衣清洗乾淨,剪掉指甲,與排骨一齊飛水,然後把扁豆和薏米洗淨,所有材料加薑片一起放入鍋內煲60分鐘。
3.赤小豆煲排骨
功效:祛濕利水
赤小豆100g、排骨300g、食鹽、清水。將赤小豆和排骨分別洗淨,放入鍋中,注入清水,大火滾約40分鐘,改文火煲約1小時,放入食鹽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