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鏡:消化道早癌的“排雷手”
●45歲以上普通人群應每年做一次胃腸鏡檢查
●內鏡技術進步快,既可找出癌前病變,還可施行黏膜下層剝離術,在檢查時一併治療,治癒度超過99%
醫學指導/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梁彪
近期一檔電視真人秀節目裡,演員包貝爾因做胃鏡與包媽起了大衝突,最後卻證實有胃息肉,成功“排雷”,包媽因此稱衝突也值得。
事實上,胃腸鏡真的是消化道早期癌變的最佳“排雷手”,食管、胃、大腸內的早期癌變都逃不過它的羅網,如今的ESD(內鏡下黏膜下層剝離術)更能在檢查時就將確診的早癌清除掉。消化內鏡專家呼籲,45歲以上普通人群均應每年做一次胃腸鏡檢查。
案例
胃炎?潰瘍?癌前病變!
25歲的小美,讀完碩士研究生剛參加工作,因為出現腹痛,看病時醫生開出了胃鏡檢查,結果一看竟然是胃癌晚期。醫生歎息,小美太不注意身體了,病程相當嚴重,長期貧血,她的血色素僅8克,正常人是12克,竟懵然不知。
同樣做胃鏡,70多歲的許婆婆就比小美幸運得多,許婆婆60多歲得過食管癌,化療後沒事了,不過她一直堅持複查。去年底的一次胃鏡中,醫生發現她食管與胃相接處的賁門處黏膜異常粗糙,於是取了病理樣本,證實是高級別內瘤病,雖非癌,卻正邁向癌。在征得許婆婆家屬同意後,檢查過程中,醫生就幫許婆婆進行了黏膜下層剝離術,成功“排雷”。
胃腸不適患者陳先生同樣幸運,醫生告訴他,他的食管處高級別內瘤病灶相當隱蔽,胃鏡檢查時,白光內鏡沒有發現異常,退鏡時醫生改用NBI窄帶成像技術,找到褐色的癌前病變處(正常應為青色),隨後做了活檢病理組織學檢查,成功逮住食管早癌。
資料
胃腸鏡可揪出1/4的癌前病變
人們談癌色變,在消化道,食管癌、胃癌、腸癌,一旦發病患者倍受折磨。有沒有辦法將這些癌在最早期揪出來,消滅它?有的!那就是胃腸鏡。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梁彪主任醫師指出,在消化道,如果癌細胞只侵犯到黏膜層、黏膜肌層、黏膜下層的上1/3,發生淋巴轉移、血液轉移的機會很小,但胃腸鏡此時已經可以發現它的癌變存在,找到它,清除它,沒問題。
臨床發現,到消化內鏡中心做胃腸鏡的人群裡,20%~30%發現了腸息肉陽性,食管息肉、胃息肉也發現不少,胃腸鏡大約揪出近1/4檢查人群的癌前病變,經活檢病理組織學檢查,需要即時做出處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目前內鏡已經“進化”成內科與外科交叉,就像外科的刀一樣,內鏡也配置有治療設備,因此檢查中發現並確診有癌前病變,可即時施行黏膜下層剝離術,黏膜上皮腫瘤(包括癌前病變)和部分有輕微黏膜下浸潤的侵入性癌,都可完全切除,治癒率超過99%。
總是有很多人非常畏懼做胃腸鏡,於是哪怕胃腸不適也不肯做。對此,梁彪指出,其實現在技術、鏡子強硬度已經改進很大,非高度敏感的一般人都可以耐受;還可以配合靜脈麻醉無痛做,睡一覺就好了;甚至經濟條件允許,可選擇磁控膠囊內鏡,但有可疑也是要追加胃鏡確診。
“胃腸不適,特別是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消瘦,或有症狀的貧血,更要積極查胃腸鏡。”梁彪指出,廣東雖然不是胃癌高發區,但食管癌、腸癌的發生率不低,尤其是粵東地區好喝滾燙功夫茶,食管黏膜經常反復損傷、修復,具備誘發食管癌的因素。
提醒
四類人趕快做胃腸鏡
梁彪強調,由於食管早癌、胃早癌、腸早癌一般都無症狀,有的可能有炎症、潰瘍等,但屬非特異症狀,因此不能掉以輕心,千萬不要等到出現消瘦、嘔血、便血、黃疸等醫學上稱之為“報警症狀”才做內鏡,這時往往為時已晚,錯過揪出早癌的時機。他提醒,以下人群需要儘快做胃腸鏡診治:
一是45歲以上的普通人群。梁彪呼籲,45歲以上,無論男女,均應每年做一次胃腸鏡檢查。
二是有食管癌、胃癌、腸癌家族史,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好煙酒、飲食不規律或暴飲暴食或大魚大肉,喜吃硝酸鹽含量高的醃制食品,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可導致生物鐘紊亂而免疫力低下等,這些人群一旦有誘發因素,可激發癌基因,導致消化道癌症發生。
三是已出現消化道不適的人群,比如胃部不適,可表現為上腹痛、下腹痛、反酸、噯氣、飽脹等;腸道不適,可表現為下腹痛,大便習慣與性狀的改變,比如每天排便一次變為排便多次,或者便秘、便稀、便血、鼻涕狀黏液血便等。
四是正常體檢時發現CEA、CA199等消化道腫瘤標誌物升高,需要儘快做胃腸鏡以進一步排查。(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高龍、楊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