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夏天有種病叫“冰箱病” 不想“菊花殘”就這樣用冰箱

夏天,大家都想吃點涼的食物,這樣很容易出現“冰箱病”,它指的就是人吃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引起腹瀉或是腸胃疾病,稱為“冰箱胃炎”、“冰箱腸炎”等。其實,看似安全的冰箱中隱藏著一種“不畏嚴寒”的致病菌——耶爾森氏菌。

電冰箱的溫度適合耶爾森氏菌大量繁殖

很多人認為,冰箱的低溫能把所有的病菌凍死,但事實上,耶爾森氏菌恰好相反,這種菌不但不怕低溫寒冷,而且在4℃左右大量繁殖,這恰好是冰箱冷藏的溫度範圍(0~6℃)。

耶爾森氏菌屬中對人有致病性的有三種,最常見的是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這種細菌會分佈在蔬菜、乳和乳製品、肉類、豆製品、沙拉、牡蠣、蝦等食物中,如果食品和飲水被細菌侵襲,我們食用後就可能會引起發熱、腹痛、腹瀉、嘔吐等食源性疾病,尤其是嬰幼兒以及15歲以下的兒童。

生熟分開並按照溫度分區來放置

如何預防夏天“冰箱病”,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孫瑞剛介紹,冰箱冷藏室溫度一般為4~10℃,在不同位置溫度分佈不同,下層比上層溫度低。最好上層放熟的,下層放生的。一般冰箱上層溫度較穩定,適合用來放剩飯剩菜、熟食和直接入口的食物,下層溫度較低,適合放熟肉類、生蔬菜、生豆腐等。蔬菜怕冷,所以最好放在靠外側一點,而豆腐、牛奶等不怕冷,可以放到冰箱靠內壁的位置。冰箱冷藏下層的抽屜裡適合放各種肉類。優酪乳中一般有活菌,可以放到冰箱上層,也可以放到溫度不太穩定的冰箱門側,雞蛋以及一些開封的醬類同樣也可以放到冰箱側門。

在放置這些食物時,一定要用保鮮盒或保鮮袋分裝好,防止竄味。另外,蔬菜在裝袋後最好再在其內放幾張白紙或牛皮紙,保持蔬菜的水分,保鮮袋口不要紮得太緊。

對於一些包裝食品,買回後最好根據其保藏條件進行存放。

如果一種產品在4~6℃能保質7天,絕不意味著在室溫下也能放7天。同時要注意,不要因為有了冰箱就肆意地延長食品的儲藏時間,冰箱不是“保險箱”,它只是延長了保質期,時間太長食物還是會變質。而且,冰箱應該每一周徹底清洗一次。

很多人愛把各種食物都放到冰箱裡,其實對於幹制的食品和醃製品以及芒果、香蕉等熱帶水果等,可不放到冰箱裡。

夏天,很多人愛吃冰鎮西瓜,剛從冰箱拿出就吃,這樣極其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冰鎮西瓜從冰箱拿出來後,最好在常溫下放置10~20分鐘再吃,吃的時候把瓤最表面的1釐米左右的一層切掉。對於其它的水果,從冰箱拿出來後也儘量在室溫下放一會兒再吃。(綜合自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