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到!別暗送“秋波”啦 要送“秋瓜”
立秋了,但是“上蒸下煮”的日子並未結束。貼秋膘顯然沒啥胃口,那就咬秋吧,民間有立秋吃瓜的習俗,稱為“咬秋”。營養專家認為,瓜類有清熱、利濕、消暑的作用,立秋前後,適當吃些瓜很好。
為您推薦三種瓜,探親訪友不用送“秋波”了,大大方方拎著秋瓜去——
清蒸絲瓜清香通便
國家高級中餐烹飪師、二級公共營養師徐文飛 :絲瓜可以從春末吃到初秋,小時候,就經常幫母親摘絲瓜,回來炒著吃或做湯。即使烹飪以後,絲瓜的清香味也很足,而且還有利尿涼血、解毒通便的作用。我喜歡吃清蒸絲瓜,加點肉末和蒜末,稍微蒸一下就熟,淋點海鮮醬油,味道非常好。如果喜歡辣味,可以最後放蒜末。絲瓜汁水豐富,最好現做現吃,放置時 間別太長,否則會變黑,影響食欲。另外,絲瓜尖(也就是絲瓜藤上的嫩尖)涼拌或者蒜蓉炒很好吃,清甜爽口,對肺和皮膚都很好。
木瓜煨湯祛燥潤腸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營養醫師梁倩芳:我喜歡吃木瓜,除了當水果,一到秋天, 我就用它煲湯喝,可謂是百搭食材。我喜歡喝木瓜排骨湯,準備一到兩斤排骨,加一斤左右的木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塊),將排骨第一次煮開的血沫水倒掉,然後 將木瓜、排骨和少許南杏仁放入煨罐中,煮沸之後用小火燉,出鍋前加少許鹽。燉好的湯很清爽,家裡人都喜歡喝。木瓜燉湯味道清爽,還可以補水祛燥。另外,木瓜中富含的酶還能幫助消化,適合便秘和消化不良者食用。孕婦產後,燉點木瓜魚湯喝,有催奶、補益身體的作用。
瓠瓜餃子清熱開胃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王玉梅 :比起瓠瓜(俗稱葫蘆、瓠子)炒肉絲、蒜蓉瓠瓜等常見菜,我更喜歡做瓠瓜餃子。瓠瓜切成絲,搭配肉餡(豬肉、牛肉、羊肉或蝦肉等),攪拌均勻後做餡,口感很好,葷素搭配也合理。瓠瓜性平,有利水消腫、止渴除煩、通淋散結的功效。初秋氣溫仍較高,很多人胃口不好,將肉類和瓠瓜一起做菜,保證了蔬菜的攝入,也增加了蛋白質的攝 入。瓠瓜中胡蘿蔔素含量較高,能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另外,其中還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對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能起到一定的降糖作用。
此外,立秋後常會出現短期的回熱天氣,高溫難耐,濕熱如夏,民間常稱之為“秋老虎”下山。秋老虎下山威力不淺,稍有不當,就會招致熱傷風等疾病侵襲,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灸推拿科主任戴奇斌用四大穴位降服“秋老虎”。
祛燥:按“迎香”
入秋後天氣會逐漸由暑濕轉為秋燥,而秋燥容易危害肺部引起肺炎。點揉迎香穴具有清熱散風,去燥潤肺,宣通鼻竅的作用。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約0.5寸、鼻唇溝中。按摩前全身放鬆、舌尖抵上齶,將雙手中指指尖點於迎香穴,待有酸脹感後,再兩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順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發酸、發脹、發熱為度。
養心:按“極泉”
“秋老虎”發威時不少人會總是感到心裡煩悶。這主要是因為入秋後偶爾的氣溫回升堪比盛夏。極泉穴是手少陰心經第一要穴,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該穴對治療心痛、胸悶、咽幹煩渴有效,經常彈按“極泉”能調暢氣血,進而寬胸理氣,養護心肺。彈按時力度應柔和,動作應連貫。每次彈按的量應因人而異,一般彈按10次左右。
健胃:按“四縫”
立秋後脾胃功能也逐漸恢復,比起夏季來食欲明顯好轉,加之秋季也需要補充一些脂肪以備冬天禦寒,因此,立秋後正是進食肉類、貼秋膘的好時機。四縫穴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屬穴。取穴位置在第2、3、4、5掌面第1、2節橫紋中央點。四縫穴原本是用來治療小兒消化問題的穴位,但成人按摩“四縫”效果也較好。該穴對輕度的消化不良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最好用大拇指掐按,效果更顯著。
防熱傷風:按“足三裡”
末伏時期的感冒仍是暑天感冒,俗稱“熱傷風”。足三裡”是強身健體、養胃敗火的黃金穴。該穴位於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最常用的按摩方式之一是,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節的背面作為著力點,或者手自然展開,以拇指腹作為著力點,在選定的穴位上繞圈按揉。每個穴位按摩3~5分鐘。(綜合自揚子晚報、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