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其實是個“交際病” 六個習慣幫你預防
每年十一月是全球肺癌關注月,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表示,肺癌其實也是一種“交際病”,發生在我們人際交往中。而預防肺癌,也有幾個小習慣需要我們保持!
來去自駕車:尾氣還是能躲就躲
要與人打交道,那不得一來二去嘛,總不能天天坐在家裡電話、微信、視頻吧。自駕車當然最方便了,北京也因此成了“首堵”。汽車尾氣中的致癌物質卻不得不防。特別是燃料不完全燃燒時,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會反應生成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苯)和煙霧(地面臭氧),導致嗜睡、眼睛發炎,產生神經毒性等,同時也是強致癌物,長期接觸會引發肺癌等。
因汽車尾氣排放污染高度主要在0.3~2米之間,正好是人體呼吸範圍,開車的人上路前最好先打開汽車的外循環系統使車內外互通新鮮空氣,上路時轉為內迴圈,堵車時最好別開車窗和車門,避免外面污染的空氣進入車內。行走的人,尤其老年人要避免交通高峰時段出行,出行時宜戴口罩。
見面就遞煙:戒煙頭一月最難熬
都知道煙草有害,可一旦吸上了煙,這戒煙談何容易呀!絕大多數戒煙者並不知道科學的戒煙方法,僅憑意志強忍著不吸煙,結果導致屢屢失敗。僅憑意志戒煙1年成功率僅7%,長遠看,其總體有效率不足3%。在戒煙醫師指導下的戒煙藥物加心理治療模式是當今戒煙的新模式。
戒煙後第一個月內最難熬,煙民此後要面對的是如何抵制各種誘惑,避免複吸。我國已經出臺臨床戒煙指南,戒煙醫生會説明煙民成功戒煙。尼古丁替代藥物和抗抑鬱藥物都能顯著減輕戒煙不適,有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疾病者,戒煙時還會有呼吸科、心血管科醫生給予相應的指導和治療。
聚會廚房忙:油煙自然對流效果好
家庭聚會,又不想出去吃味精調料,那就在家做了。可家裡的廚房狹小,通風效果也不那麼好,很多家庭的抽油煙機也只是好看不好用。“主廚”們如果長期與油煙為伴,很可能埋下肺癌隱患。
預防肺癌的關鍵在於養成並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煎炸燒烤食物。炸魚、炸丸子等用過的油要捨得倒。一定要在炒菜開火時就把抽油煙機打開。炒完菜後還要讓抽油煙機再抽3~5分鐘,以便完全吸走有害物質。如果窗戶對著門,不妨做飯時窗戶和門都開著,形成空氣對流,但臥室門要關著。
六個小習慣防肺癌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部外科主任高樹庚教授強調,面對肺癌,我們應該留意幾個生活習慣。
能不能開懷一笑
“人在鬱悶、憤怒、憂傷的情況下免疫系統是低下的,這個時候容易長惡性腫瘤。”高樹庚教授如是說道。很多人只關注到一些致病因素的存在,卻忽略了自己的心情。比如,很多人一看到霧霾天就覺得天氣很差,擔心會因為吸入這樣的空氣致癌,憂慮自己的身體健康。實際上保持好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每天不妨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問問自己能不能開懷一笑,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好心情,避免因為情緒低落而致使免疫力下降。
會不會微微出汗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讓人保持一個良好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在20分鐘以上,最好能感覺自己微微出汗。”修益教授建議。
每週抽出一點時間,簡單運動。不一定要專門到運動場上去跑步,做家務也是不錯的選擇,或者平時適當的選擇走樓梯而不去乘坐電梯,也可以很好地達到運動的效果。
有沒有吃多種果蔬
“臺灣肺癌的患病率要比內地低很多。”談及內地與臺灣癌症患病率的差別時,臺北醫學大學教育部部定教授陳育民解釋說,這裡面的原因除了環境因素外,臺灣還在大力推行《果蔬彩虹579》功法,提倡每天選擇食用多種水果和蔬菜。水果有降低膽固醇、預防便秘、抗氧化、促進心臟健康等諸多好處,可以有效地幫助預防癌症。
不一定要每種果蔬都吃很多,可以選擇多種,但是每一種的量少一點。陳育民指出,“每天五種以上的水果是可以有效地預防癌症的。”
夠不夠6個小時
休息不夠免疫力就會下降,這個時候就容易患上各種疾病,包括可怕的癌症。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在預防肺癌尤為重要的,“無論你是怎麼樣的作息時間,哪怕你是半夜兩三點睡的,也要保證一天至少6個小時的睡眠。”陳育民教授強調,無論你是因為什麼原因無法正常的按點休息,但是也要儘量保證6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
可不可以看見遠處大樓
選擇一個你輕易可見的標誌物,比如說1000米外的大樓,當你看到那座大樓隱約有些模糊的時候,就要去查一查今天的空氣品質。“如果空氣品質很差,就要做好防護工作,儘量避免室外活動。”支修益教授如是建議,空氣品質差的情況下,大家應當選擇空氣相對不流通的室內活動,使用品質比較好的空氣淨化機,不要到戶外去運動。
去沒去體檢一次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表報告指出,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而治癒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過適當治療延長生命時間和提高生活品質的。所以,體檢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還是應該定期到醫院體檢,做一個肺癌的低劑量螺旋CT篩查,儘量在早期發現,現在可以通過一些微創的、很簡單的方法,治癒早期的肺癌的概率還是很高的。”高樹庚教授這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