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週末推薦】上海瑞金醫院的青年醫生帥呆了!不僅顏值高,科普還講得好

來源:健康報微信傳播矩陣-健康報•醫生頻道(jiankangbaoyoung)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上演了一場精彩的醫學科普“爭霸賽”,參賽者正是集智慧與顏值於一身上海瑞金醫院的青年醫生。

在這場讓觀賽者直呼“燃爆了”的總決賽中,醫師們是用“接地氣”的語言來講解深奧的醫學知識。我們挑選了比賽中的前三甲醫生,邀請他們講講科普的心得體會。

感謝患者

給了我做科普的靈感和動力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乳腺疾病診治中心 童一葦

所謂科普,簡單來說,“科”要求科學準確,“普”則是通俗易懂。醫學科普先天的優勢在於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普羅大眾而言,專業醫學知識相對枯燥,難以理解;一些在醫療圈內能引起廣泛共鳴的訊息,在圈外則鮮有人問詢;如何把“枯燥乏味”的醫學知識解說得深入淺出,讓沒有醫學背景的大眾能懂、能記、能用,必須從患者的疑慮出發,投其所好,將科學知識和家長里短緊密糅合,回答他們真正想知道的問題。

疑惑是科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我做了B超,沒有問題,還用得著做鉬靶嗎?做B超要預約,我就做了個不用排隊的鉬靶,夠了嗎?我連最精細的磁共振都做了,還有必要做B超鉬靶?幾乎每次跟隨沈坤煒老師門診時都能聽到類似的疑問,因此在科普中,我會特別告知大家,乳腺疾病的幾項檢查各有側重、相互補益,希望大家正確規範地開展體檢,而不要主觀地選擇單項檢查;在我參與的義診中,大眾回饋的疑惑莫過於體檢報告怎麼解讀,一些良性的乳腺疾病需不需要手術治療等,於是我也著重解釋了如何從檢查報告的評級中初步評估疾病的輕重緩急。可以說,我們科普的靈感正是由我們在臨床工作中收集到的患者的疑問堆砌而成的,而我們科普的目的,一來是為了使大眾科學理解自己的身體、正視自己的疾病,二來也是為了力所能及地減少患者的困惑。

不同的受眾有不同的科普方式

為進一步提升科普的針對性、理解度和信服力,對於不同的受眾應選擇不同的科普方式,醫生首先明確科普物件是誰:以患者教育的形式開展科普,受眾是乳腺癌患者,我們需要建立她對治癒的信心,消除其對治療的恐懼,幫助她理解可能出現的毒副反應和應對策略;向大眾進行科普,物件是基本健康人群,我們則會側重解釋如何常規自檢、如何科學體檢、如何分辨良惡性乳腺疾病、何時必須前來就診等;年輕人工作繁忙,少有時間參加科普講座,閒暇時間往往對著手機電腦度過,於是我們通過公共平臺推送科普文章的形式讓大家的碎片時間得以利用;老年人往往有充足的時間參與線下的科普活動中,因此我們醫院定期開展名醫面對面的科普講壇,以最生活化的語言傳遞最實用的資訊……科普不限於形式,針對不同的受眾選擇不同的方法,有助於將科普的效力最大化。

從“謠言粉碎機”到“醫學傳聲筒”

剛開始接觸乳腺專科時,業務薄弱的我時常會被患者問得啞口無言,如我得了乳腺癌,手術以後還能不能吃雞?以後還能不能喝乳製品?能不能喝咖啡?多久才能再要孩子?……從患者口中我也得知,這些問題他們問過很多次,在很多醫生處都得到了或模棱兩可、或截然相反的答案,更讓她們疑竇叢生。長期以來,我們都站在醫生的角度,科學地分析疾病、治療疾病,關注的往往都是腫瘤的生物學行為、生存資料、一線二線治療方案;而患者和家屬卻勢必從自身出發,更多地考慮疾病對今後生活的影響,立場的差異導致了雙方關心的問題迥然不同,催生了患者這些“我想都沒想過的問題”。這裡我不得不提到我們瑞金醫院乳腺疾病診治中心幾位老師編寫的《專家細說乳腺疾病》一書,是我眼中醫學科普的典範之作,不僅詳細生動地介紹了各類乳腺疾病,更從患者的疑惑出發對許多非典型問題做出了解答,可以說每一個章節都可以辦一堂內容豐富的科普講座。

其實,並非是講一堂課才算是科普,由於我們工作的特殊性,我們和患者的每一次交流都可稱得上是一次科普。與其說是“謠言粉碎機”,我們更要致力於當好一個個“醫學傳聲筒”,將我們大腦中充填的知識“去專業化”、“大眾化”,傳遞給患者,也傳遞給健康的大眾,更好地提供醫學服務和人文關懷。

醫學科普,是年輕一代的重任

胰腺外科 施昱晟

在網路資訊化的今天,網路帶給了大家獲取資訊的途徑,事實上也有很多諸如好大夫之類的網站提供了患者與醫生之間的橋樑,然而,網路上也充滿著騙局也充滿著陷阱,使得患者難以區分其真假。現實生活中,除了一些罕見的疑難雜症,大部分都是像感冒發燒這類的常見病,而這些常見病,一些是可以預防的,同時大部分都並非致命,也有著相對固定的治療方法,也就是我們醫生常說的金標準。而醫學科普的意義,正是在於將這些常見病的相關知識,告訴大家,減少大家的恐慌心理,同時指導人們更好地有針對性地尋求醫生的幫助。

在瑞金醫院,每個月都有一次稱為“住院醫師月月講”的項目,由年輕的住院醫生們完成,地點安排在門診大廳,聽眾一般是門診就診的患者,這個活動已經持續數年。每個月的內容都針對不同科室的常見病,而講解的醫生也是來自相關專業,甚至由內科、外科以及輔助科室的數名醫生共同組成,以做到從多角度向大眾普及疾病知識。這個項目從開展的第一次開始,就收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有的患者甚至每個月都來聽。“這可比百度啊什麼的網站靠譜多了”,他們都這樣說道。

其實,要做好科普,光靠醫院搭建的平臺,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住院醫生們充分的準備。醫學是專科化非常明顯的學科,即使是醫生之間,科室的不同也會導致相關專業知識的缺乏,更不要說是普通大眾了。因此,對於醫學科普,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將專業的醫學知識,轉化為淺顯易懂、易於理解的通俗語言,從而讓大眾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這一點上,我認為“打比方”非常有用。曾經在科室裡聽某主任這樣和患者解釋機器人手術、腹腔鏡手術和傳統開腹手術的區別。他打了這樣的一個比方:就像去北京,開腹手術就是坐綠皮車,腹腔鏡手術呢就是坐高鐵,而機器人手術就是坐飛機。這樣一比較,患者自然就得到了“機器人手術方案最優,但是價格相對較貴”這樣一個印象,非常直觀。而在解釋“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時,我通常會打這樣一個比方:“癌症就像一間房間,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就像你正在跨過那扇門進入這間房間”,那麼原本不知道這個疾病有多嚴重的患者,可以很直觀地知道,自己運氣很好,還沒得癌症,但是情況也已經很要緊了。所以,要做好醫學科普,學會合適的打比方是保證讓患者理解的基礎。

其次,醫學科普必須能吸引到大眾的目光,抓住了大眾關心的點,比如“甲狀腺結節究竟是不是癌”,“膽囊結石是否都需要手術”等,這些都是大眾容易糾結十分關心的要點。醫學科普也是如此,我們需要從大家真正關心的地方出發,而並非像上課一般長篇大論,泛泛而談。

最後,圖文結合以及時間的把握也是十分重要。圖文結合,甚至在科普過程中加入一些簡單的視頻,更利於大眾直觀地瞭解。但是,無論是圖還是視頻,都不建議選取那些專業性太強的,也不建議太過“血腥”的,以免引起大眾的不適。而一次科普講座,時間控制在15分鐘~30分鐘最為合適,這個時間長度是人保持精神專注的最佳時間。太短,不利於講者敘述完全,太長,則容易使聽眾走神,無法專注。因此把握合適的時間長度也是相當重要。

其實在生活中,絕大部分的醫生實際上都做過醫學科普,方式方法很多,有的上電視或者電臺,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分享給觀眾聽眾,甚至和自己的親朋好友解釋解釋體檢報告的結果也是醫學科普的一種。醫療作為民生建設最基礎的組成部分,註定著一名優秀的醫生,不應該僅僅在醫、教、研三方面發展,身上更是擔負著像大眾普及醫學科普知識的重任。尤其在醫患矛盾逐漸激化的今天,大眾百姓們擁有一定的醫學常識,對就醫過程中醫患雙方的互相理解與配合,也是大有裨益的。正因如此,我輩需加倍努力,做好醫學知識科普,這才是新世紀年輕醫生們應有的風範。

醫學科普宣教任重道遠

普外科 何子銳

作為一名臨床醫生,我們在門診及病房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一天裡就同一個基礎性的問題解釋好幾遍,比如:“醫生,我的腎結石是不是因為吃鈣片引起的?”,“啊?開膽囊結石要把整個膽囊拿掉的?”,“醫生,已讓我先做放化療,是不是我的直腸癌已經沒希望開刀了?”。這些對於醫生來說基礎的不能再基礎的問題,對於病人都是最新的知識,而但凡醫生自以為然沒有宣教到位,病人就會埋怨:“我又不懂的咯,你不說我怎麼知道?”。

但由於平時工作忙,大部分醫生每天能與患者溝通的時間少之又少,要在這一點時間內做好宣教工作是不切實際的,所以這時醫生首先要整合醫院內部的資源。這方面,護理團隊是醫生最得力的幫手,在我們病房,患者入院時就會有專門的護士進行入院宣教、病房環境介紹等,同時會拿到一份與自己疾病相關的宣教手冊,裡面詳盡得闡述了住院期間可能進行的治療,以及患者本人要如何配合。而出院時,除了醫生寫的出院小結外,還會有一份出院宣教手冊,裡面會告訴病人出院的注意事項,其中包括:飲食、生活、心態、隨訪時間及內容等等。

除了護理團隊的配合,醫院相關部門也十分重視健康宣教的重要性。前幾天在急診大廳內,我看到醫院增設了一台60寸高清電視機和三排座椅,並滾動播放近來十分火爆的醫療紀錄片《人間世》,當時雖已是晚上11點,但仍有十幾位患者及患者家屬聚精會神地看著發生在別的患者身上的喜怒哀樂。通過電視,他們更能理解“醫生”這個角色是幹什麼的,作為患者家屬應該怎麼配合醫生的工作。除此之外,醫院搭建了多個患者宣教平臺,如門診的“月月講”、團委的“科普青年行”、不定期的院內外義診等等不僅為青年醫生提供了展示自己、鍛煉自己的機會,也將科普深入基層,使更多的患者獲益。

除了醫院組織的科普活動,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也意識到了科普的重要性,經常會邀請我們去做科普講座。師兄樂飛醫生就跟我講過一件事,他曾在中科院做過一個關於腸癌的科普講座,提到了大便習慣改變可能是早期腸癌的症狀,而腸鏡是唯一可以發現早期腸癌的檢查。在座有一位30多歲的年輕男性在聽完講座後就去做了腸鏡,發現了乙狀結腸的早期惡性腫瘤,並在我們科室做了手術。這位患者是很幸運的,這樣的故事也很鼓舞我們。

然而這些科普宣傳的受眾畢竟有限,在自媒體時代,微博和微信成為了我們最得力的助手。我曾做過一次關於胃腸道間質瘤的科普講座,面向群體是科室內的胃腸道腫瘤患者及家屬,但由於空間有限,參與講座的人並不多,互動也較少。而當時我們也將講課的內容放在了微信公眾號上,當天晚上就有許多關注微信號的患者與我們進行溝通,認為這樣的形式非常好。這也給我們帶來了啟發,一般管道下的針對性不佳,科普效率低下,而自媒體平臺上不僅鋪蓋面大,而且針對性強。當然,現在類似的科普公眾號越來越多,如何做到脫穎而出,還需要不斷借鑒他人經驗並結合自身優勢,做到用內容取勝。

我們醫務工作者深知,僅憑日常工作中一對一的碎片化宣教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醫生、護士、輔助科室、行政部門共同合力搭建醫院內部的患者宣教網路;還需要大學、企業、單位等社會力量的參與;更需要報紙、電視、微博、微信這樣的媒體平臺。經過多方位資源的整合,才能將醫學科普做到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