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記住“四粥”“四穴”!簡單有效的小竅門,貴在不花錢!
本文專家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科主任醫師 佘世鋒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按摩理療科主任醫師 付國兵
吃飯吃不香,弄得自己很鬱悶;胃總在脹氣,打了好幾個大嗝才舒服,遇到人多場合,還有點小尷尬。好痛苦啊,怎麼辦?緩解胃脹氣、消化不良,平時可以多嘗試四粥、四穴!
四粥緩解胃脹氣
1砂仁粥
平時經常食用砂仁有養胃健脾,暖胃養腎,祛濕養顏的保健作用。砂仁粥可暖脾胃、通滯氣、散熱止嘔之效,適用於胃痛、脹滿、嘔吐症狀者。
做法:先用粳米100克煮粥,10分鐘後,再將砂仁5克研末放入粥中,粥煮成即可食用,一日兩次。
2佛手粥
中醫認為,佛手氣味芳香,有清香開胃、理氣止痛之效,常用於治療肝胃不和或脾胃氣滯引起的病證,比如胸脅脹痛、胃脘脹痛、嘔心、飲食不香等。佛手粥尤其適用於老年胃弱、消化不良、噯氣、胃痛者。
做法:佛手20克,煎湯去渣;粳米100克,加水適量,煮粥。粥成後加冰糖,併入佛手湯稍煮即可。每日食兩次。
3羊肉粥
中醫認為,羊肉性溫熱,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功效。羊肉粥能補中益氣,溫胃止痛,適用於老年氣血虧損、陽氣不足、惡寒怕冷、脘腹疼痛症狀者。
做法:新鮮精瘦羊肉250克,切小塊先煮爛,再和粳米同煮粥,每日吃兩次。
4豬肚粥
中醫認為,豬肚甘,溫,功效補虛損,健脾胃。而加入穀物粳米可以幫助調理。豬肚粥可補脾和中,能治療脾虛氣弱、食欲不振。
做法:將豬肚100克切成細絲,和100克粳米同煮粥。每日兩次。
藥粥建議諮詢中醫,瞭解體質後服用。
四穴緩解胃脹氣
對於消化不良、胃脹氣的人,平時可以多按按以下4個穴位,長期堅持,對緩解胃脹氣有很好的效果。
1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對調理脾氣虛弱有好處。如果吃飯的時候總覺得剛吃一點就胃脹,甚至還不斷打嗝,有想嘔吐的感覺,不妨在平時多按太白穴。
位置:太白穴在足內側緣,第1蹠骨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2內關穴
內關穴屬心包經,除益氣安神,還有和胃降逆、寬胸理氣之功,常按摩內關穴,對緩解胃部脹氣有一定作用。
位置:內關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橈側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取穴。具體來說,就是將右手三個手指頭併攏,把三個手指頭中的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這時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點的中點,就是內關穴。
3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屬足陽明胃經穴,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穴位,除了強壯身體、調節機體免疫力,還有調節脾胃的好處。
位置:足三裡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要緩解胃脹氣,按揉此穴的同時,向上方使勁兒,效果會更好。
4背部腧穴
其實這是一系列的穴,即背部的肝、膽、脾、胃腧穴,緩解胃部脹氣的效果更明顯。不過按摩時,要借助家人的幫忙。
位置:這四個穴位均位於背部,屬足太陽膀胱經穴。
肝腧,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膽腧,在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腧,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胃腧,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具體穴位不好找的話,可讓家人握拳,用掌指關節在患者的背部中間部位來回滾動,這樣也可把肝、膽、脾、胃腧穴都很好地按摩到。力度以微感酸痛為宜,大概每個穴位按摩一分鐘左右。
另外,胃脹氣時還可以伸伸懶腰,牽拉一下胃,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胃部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