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過年了,請不要喂我的寶寶吃這些食物,吃一口都可能送命!

過年了,寶爸寶媽們在闔家團圓的同時,也少不了帶著寶寶走親訪友。有的親戚朋友可能會哄逗,餵食給寶寶,但是,這些成人喜歡吃的食物,對小寶寶來說可能是致命的!家長一定要警惕!

1孩子被哄逗喝酒,智商倒退成 1 歲

廣西兩歲多的小思,原來是個聰明活潑的孩子,會解手機密碼,會用遙控器換台;結果,現在的他卻不知冷暖、不懂餓飽,連媽媽都會認錯。

2016 年 2 月,小思在二伯的哄逗下喝了一兩多米酒後便昏睡不醒,並出現嘔吐、抽搐等症狀,被緊急送往醫院。此後幾個月裡,小思被家人帶著輾轉4家醫院求醫,診斷結果是小思因酒精中毒導致腦損傷和癲癇,目前智力、運動、語言發育遲滯,相當於1歲幼兒發育水準。

2親戚餵食開心果,兩歲半孩子身亡

2014 年春節,一名網友“愛懂特no”發微博,自己的一位閨蜜,帶著兩歲半的孩子參加家庭聚會,結果孩子被親戚餵食了一粒開心果,導致呼吸不暢,雖然送醫之後,孩子緊急接受了氣管切開手術,但回天乏術,下午3點18分,這個孩子離開了 人世。

33歲孩子吃蝦蟹,引發風疹哮喘

溫州的3歲孩子晨晨是過敏體質,除了患有嚴重的濕疹,還有過敏皮炎和哮喘。

一次,家人做了蝦和螃蟹給晨晨吃,結果到了晚上,晨晨不僅全身都起了大團紅色的風疹,還有呼吸困難的症狀,不得不緊急送醫進行搶救,被診斷為蕁麻疹和哮喘發作。

4一歲男嬰被果凍噎死

2016 年,廈門的兩個孩子在家,1歲弟弟肚子餓了,7歲的哥哥剛好看到家中有果凍,就打開了,喂弟弟吃了起來。弟弟吃了幾口,就噎住了。哥哥趕忙給爸媽打電話,但弟弟送醫後依然搶救無效身亡。

哪些食物不要喂小寶寶吃?

1. 酒

雖然兒童喝酒不一定都會導致中毒,但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7歲以下的孩子。由於肝臟還未發育成熟,肝對酒精的解毒能力相對較差,如果飲酒可能會損傷肝,很容易就過量,出現昏迷等重症,3 歲以下的寶寶傷害更大,嚴重的話還會造成腦損傷或死亡。

2. 果凍

果凍很香甜,很多小孩子都喜歡吃,家長們也都把果凍當作兒童食品,卻忽視了果凍包裝上面的提示:3歲以下孩子以及老年人不適合吃。小孩子往往會拿著果凍杯吸果凍,很容易就吸到氣管裡造成窒息,即使在吞咽時,也可能噎到。而且,市面上的果凍添加劑太多,對孩子沒什麼好處。

3. 元宵、湯圓、年糕

正月十五,我國有吃湯圓和元宵的習俗,同時,一些地區也會在過年時吃年糕。但是,這些東西並不適合寶寶!

一方面這些東西不好消化,刺激腸胃,讓寶寶胃酸過多,感覺不適,另一方面,這種很黏很難化開的食物,寶寶很容易一口吞不下去,噎在咽喉裡,阻礙呼吸。為了安全, 不建議3歲以下寶寶吃年糕或元宵、湯圓等糯米食物。

4. 話梅、蜜餞

酸梅、話梅,西梅等蜜餞,甜甜酸酸,正是孩子喜歡的口味,但是,由於這些蜜餞大多經過醃制的過程,鹽、香料、添加劑過多,容易造成寶寶口味過重,以及成年後血壓過高,肥胖等問題。

更為嚴重的是安全問題,話梅西梅等都有核,寶寶吃了可能不會吐出來,造成卡喉危險。所以,儘量不要讓寶寶吃這些!

5. 鹹菜、醃制食品

有老人的家庭,冬天特別喜歡醃制各種鹹菜、肉類,一些家長也會到市場上買來醬肘子,醬雞腿,臘肉等食品,但是,經過醃制的食品往往會加入大量的鹽,對於小寶寶的腎臟來說,負擔太重了,可能會導致寶寶未來高血壓。同時,一些醃制食品中會添加大量的亞硝酸鹽,是致癌物質,如果一次攝入過量可能致命。

6. 花生、瓜子

花生、瓜子都是常見的年貨,很多老人看見孩子來串門都會抓一把給孩子,但是,寶寶的吞咽反射都沒有發育完善,咽下時很容易噎到。

而且很多圓的堅果,比如夏威夷果,開心果等等,寶寶吃了會嚼得很慢,如果碰到親戚一邊喂一邊逗寶寶,很容易就把這些大顆粒的,球形的堅果整個嗆入氣管,造成嚴重的窒息。而且堵住氣管後若搶救不當,幾分鐘就可能喪命或者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

7. 蜂蜜

蜂蜜中往往混有肉毒桿菌孢子,由於嬰兒腸道菌群防禦力有限,肉毒桿菌孢子可能會在腸道中發芽並釋放毒素,導致肉毒桿菌中毒,造成便秘、食欲不振、虛弱、哭聲改變和口、眼等不聽使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歲以下寶寶不適合吃蜂蜜。

8. 刺身、半熟牛排

刺身、生魚片很多都衛生不過關,含有大量的病菌,在調料中蘸一下幾乎沒什麼殺菌作用,孩子的消化道很嬌弱,很容易就造成腹瀉、胃腸感冒等症狀,一些魚生、沒有煮熟的魚(特別是淡水魚)、半熟的牛肉、生蝦蟹、蛙裡可能還有寄生蟲,是酒精、芥末、調料根本殺不掉的!

因為好吃生食而導致全身長滿寄生蟲的案例比比皆是,成人也就罷了,兒童感染寄生蟲,嚴重時可能會影響生長和智力發育。

覺得不錯,底部隨手點贊喲↓↓

本文參考資料:健康時報、華大基因、騰訊新聞等文。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內容合作請致電: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