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口腔潰瘍好難受,4個巧方2天就緩解,值得收藏!

本文專家

山東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治醫師 佟冬冬

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 崔曉春

河南省中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 王守儒

連著幾天熬夜休息不好,或遇到著急的事,很多人嘴裡會長出針眼甚至黃豆大小的潰瘍。“紅、黃、凹、痛”,喝涼水疼,張嘴也疼,那種痛只有長過的人才明白。怎麼辦?如果想趕緊好,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4個巧方快速緩解

1西瓜霜粉——瀉火

西瓜霜是公認的治療咽喉、口腔疾病的“神奇良藥”。它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功效。口腔潰瘍患者可以將西瓜霜粉敷於潰瘍處。一般敷2-3天就好。

病程比較長,還反復發作,有的可持續十幾天甚至幾個月,但疼痛不明顯。這種情況不適合併使用西瓜霜!

2雲南白藥粉——消腫

雲南白藥具有化淤、止血、抗炎、解毒、消腫的作用。將少量的雲南白藥粉末外敷於潰瘍面上,每天可敷2次,一般敷2-3天潰瘍面即可痊癒。

3冰片敷——見效快

口腔潰瘍患者可用消毒棉簽蘸取冰片並將其塗在潰瘍面上,每天可塗兩次。此療法的特點是見效快,一般塗1-2天就可使潰瘍面癒合。

4兒茶——價便宜

兒茶,又叫孩兒茶,性涼,味苦澀,具有止血生肌、收濕斂瘡、活血療傷的功效,兒茶局部治療能起到消炎止痛,加速癒合的作用。將兒茶磨成細粉,敷在潰瘍面上,大約6小時1次,一天2-3次,用藥後10-15分鐘不要喝水吃飯。第二天可見潰瘍癒合大半。

長期的反復性發作的口腔潰瘍,建議內服外調一起治療。

2個穴位來輔助

1湧泉

中醫認為,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患者多數由於正氣虛弱、陰陽失衡,導致虛火上炎所致。湧泉穴為足少陰井穴,中醫認為有從陰引陽、引火歸元的作用,而吳茱萸雖性大熱,但能引熱下行,入肝腎經。

方法:湧泉穴位於足底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取吳茱萸5克,研碎,用食醋調成糊狀,晚上睡覺前用一大約3釐米見方的膠布敷貼于湧泉穴上,第二天起床時去掉,連續1周即可。

2合穀穴

合穀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穴位,按摩合穀穴對緩解口腔潰瘍有很好的療效。

方法:合谷穴位於我們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間,也就是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間,左右手各一個穴位。取穴時把拇指和食指分開,用另一手的大拇指輕揉此穴即可,每次2分鐘左右,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