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後跟有骨刺該怎麼治療?
腳後跟骨刺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足部骨骼疾病,出現腳後跟骨刺容易導致腳部腳底疼痛,會有刺痛感,還會引起一些併發症,一般好發於中老年人,出現腳後跟骨刺可以先選擇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平時可以緩解腳部的壓力,如果出現嚴重的骨刺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腳後跟骨刺的治療方法
一般使用口服消炎止痛藥物(如芬必得、扶他林等)。這類藥物的作用是抑制局部炎症反應,促進組織癒合,緩解疼痛。
很多病人用藥後感上腹部不適,對胃的刺激較大,而且停藥後,許多患者反映疼痛再次發作。
足跟骨質增生即足跟骨刺,其症狀是足根壓痛,走路時腳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針刺的感覺,活動開後,症狀減輕,跟骨部位長骨刺,多見於中老年人。一樣會有紅腫症狀,且腳跟、腳板會有疼痛感或是麻痹感,甚至會產生無法踏地行走的情況,一早起床站立時這種疼痛尤其明顯,不過,步行一段時間後,這種疼痛反而會減輕。
治療骨質增生的關鍵不是消除骨質增生,而是在於消除骨質增生周圍的無菌性炎症。如果有疼痛,可用消炎鎮痛藥或封閉治療進行對症處理,也可輔助採用熱敷、理療、按摩與牽引等促進血液迴圈,使局部肌肉放鬆和緩解疼痛,或用小針刀減輕對神經壓迫。
預防措施
預防足跟骨質增生的最有效辦法是避免長期劇烈運動。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骨質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長期劇烈運動還會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受力不均,從而導致骨質增生。
同時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向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骨質增生,尤其是關節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
體重過重是誘發脊柱和膝關節骨質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因此要注意保持體重。當跟骨部位已經長骨刺時,不論勞動還是休閒娛樂,要想著經常變換姿勢,避免固定姿勢對關節造成的壓迫。
中醫膏藥治療
1、膏藥治療
膏藥是祖國醫學的一朵奇葩,由於膏藥具有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備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緩慢、作用長期持久、局部療效切實等一系列優點。足跟骨質增生必須用,方能徹底治療,此療法具有安全、無副作用的特點,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一般骨質增生的速度是緩慢的,而軟組織的恢復能力是很快的,使用黑膏藥通過補腎滋肝、舒筋活血、軟化骨刺、消炎止痛來進一步縮短代償過程,同時增加滑膜營養,修復受損以及壞死的滑膜細胞,從而恢復滑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消除症狀,達到治癒的目的。
2、中醫針灸治療
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但對足跟骨質增生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外敷中藥治療
同時要注意避免長期劇烈運動,因為長期的劇烈運動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受力不均、負荷過重,加重疼痛。同時要注意防寒保暖。
中醫複健治療
治療骨質增生症也可以采熱敷、超音波、電刺激、頭部牽引術等方法。熱敷是為了增加局部病態組織血液迴圈,改善肌肉的缺血現象。電刺激與超音波則是為了促進較深部肌肉構造血液迴圈。頭部牽引則有拉開神經孔、增加局部血液迴圈與減少關節負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