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身與醫心,當真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事件
日前,一條《廣州醫生自彈自唱,喚醒術後沉默小夥》的視頻引起廣泛關注。視頻中的彈唱者厲周醫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通過家屬瞭解到這位小夥子喜歡聽英文歌曲,遂想出用吉他彈唱的方式來喚醒他。
厲周稱,目前國內對人文醫學的重視度不夠,手術後大家往往更關注的是病有沒有治好,忽略了患者“語言功能、情感功能”是否恢復。
1
從醫學的角度看
疾病從來都是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問題。疾病是否治癒,除了要看身體功能是否恢復、病因是否消除外,還要看心理、情感、精神等是否具備與之相應的狀態。許多患者看似已治癒,檢查指標都已正常,卻仍無法恢復正常生活,原因就在於此。
2
從醫患關係的角度看
醫患雙方需要理解,理解離不開密切溝通,假如醫生只對患者的身體疾病負責,治療難免簡單化,也會給人留下“就病論病”的冰冷感覺。患者的身體不適,心理也很脆弱,假如缺乏情感關懷,患者即使得到最好的醫學治療,也可能感受不到這種“最好”。重視患者的感受,滿足他們心理方面的需求,方能增加患者對醫療過程與結果的認同。
現實中,治病只關注身體症狀是慣常做法。這當然是因為醫生都較忙,但“忙”不是全部原因。人文醫學不被重視還有意識不強和能力不足等原因。醫療系統若能出現更多“彈唱醫生”,無疑是種理想狀態。
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首先隔著時間距離。分流患者,讓醫生不那麼忙,他們才有時間與患者暢談或彈唱。其次,理想與現實更隔著觀念距離,在門診大廳搞背景音樂等做法,通常被認為是花拳繡腿或不務正業,這些觀念都需要改變。
理想與現實間相隔最遠的或許是能力距離。不願溝通是因為不會溝通,不願給予人文關懷是因為不知道哪些做法管用。溝通是一種技巧,治“心病”更是一種醫術,但醫學生的成績好壞、醫生的水準高低,常以醫治疾病的能力來衡量,導致不少醫生即使有心為患者提供心理方面的輔助治療,也不知道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