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又多了一個不得不讀書的理由——長壽

你有多久沒安下心來,完完整整翻閱過一本書了?

漢代文學家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醫愚”;英國小說家毛姆認為,“養成讀書的習慣,就給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幾乎所有不幸的避難所。”

最近,兩檔電視節目火了,不是因為明星鮮肉,而是因為“讀”當中蘊藏的文化底蘊。

一檔是《見字如面》,一封封書信或古或今,經過車馬的顛簸、日月的摩挲,變得光潔透亮、溫潤如玉。

讓人回憶起紙質時期,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那份殷殷期盼的心意。

一檔是《朗讀者》,每期6組嘉賓安靜的朗讀,分享背後的故事。

朗讀嘉賓時而激情澎湃,時而熱淚盈眶,把“真”“情”“命運”詮釋的淋漓盡致。

閱讀不僅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健康的慢生活方式。《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專家,全方位解讀閱讀帶來的健康好處,教你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夏學鑾

中科博愛心理醫學研究院院長 傅春勝

復旦大學心理系教授 張學新

讀書給身體帶來7大好處

美國《讀者文摘》文章指出,讀書不僅增長智慧,還對健康大有裨益。

1

預防大腦衰老

就像身體上的肌肉一樣,大腦也需要通過鍛煉來變得更強壯和健康。讀書能讓大腦保持活躍和忙碌,預防衰老。

2

減壓

英國讀書俱樂部委託薩塞克斯大學的“心智實驗室”研究發現,在各種減壓方式中,閱讀效果最佳,6分鐘內就能使壓力水準降低68%,比聽音樂、散步效果都好。

3

提高記憶力

每本書都有上億個資訊點,包括故事背景、人物名稱、細節描寫等,在閱讀時,大腦會輕鬆地記住這些東西,並將其儲存起來,同時也讓你的記憶力變得更好。

4

生活方式更健康

熱愛閱讀的人,作息更合理,飲食習慣更健康。

一方面因為他們從書中汲取了更多健康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閱讀讓他們變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5

注意力更加集中

網路時代,我們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多項任務:查看郵件、同時和多人聊天、接打電話……這種工作方式會削弱人的注意力。

而閱讀時,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書籍中,幫你更專注,提升辦事效率。

6

緩解疼痛

義大利研究發現,通過閱讀,能幫助晚期癌症病人減輕疼痛,忘記痛苦。

7

治療抑鬱

專家認為,讀書能夠對輕度或中度抑鬱症患者產生積極作用。

讀書的4層境界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乃第一境

讀書,要靜心而讀,守住心靈深處的寧靜和純真,耐住寂寞,甘於孤獨,要潛心鑄劍,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心無旁鶩。

柳宗元詩雲:“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淡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乃第二境

讀書不僅要坐下來,還要能讀進去。書間如夢,一尊還酹明月。

書讀進去了,就會沉醉其中,廢寢忘食,樂而忘憂,真可謂時光現在最佳,江山如此多嬌,風景這邊獨好。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此乃第三境

古今中外多少事,一切都付書本中。

書籍猶如巍峨的高山,綿延不盡,讀書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高屋建瓴,對事物的認識就會更深更透,人的心胸就會無限寬闊,顯示一種博大的胸懷和宏偉的氣魄。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此乃第四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人生有限,學海無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永無止境。終身學習,把讀書作為人生的內在需求,融化到血液、基因和靈魂中去,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不忘呼吸,不舍書香

寶貴的閱讀習慣不應因高科技時代的到來而被改變。圖書是人們的精神食糧,我們要想方設法把閱讀融入生活。

當下,網路閱讀方式也是一種時代趨勢,擅加利用也可方便閱讀。從個人角度來講,不妨通過下面幾個方法培養閱讀習慣。

從興趣入手

剛開始閱讀,不要上來就讀內容艱深的書,容易讓人讀不下去。可先從興趣出發,再拓展閱讀類型。

見縫插針擠時間

把閱讀當成像吃飯、睡覺一樣的習慣堅持下去,無論多忙,都抽出一點時間讀書,久而久之,讀書會成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見縫插針地讀書,是解決“沒時間讀書”的好辦法。瑣碎時間一旦被利用,閱讀量會有一個飛躍。

分享讀書心得

讀書後與人分享心得,快樂會加倍。分享的過程,不僅是知識的二次傳播,也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在與他人的溝通探討中,讀書興趣會再次被激發,成為自己樂於讀書的源源動力。▲(生命時報記者 李洋)

本期編輯:徐振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