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醫生都驚訝!32歲的人心血管卻如90多!這有兩個救命的“手機號”!

本文專家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傅國勝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 胡大一

人人都想擁有好的心血管,但現今因心血管病而離世的人太多了,因心梗去世的不乏一些年輕人……

在看今天這篇文章之前,我們看看醫生遇到的兩個真實的故事——

94歲的人,心血管年齡像30多歲

一位94歲的老人,因為要做一場骨折手術,術前,醫生照慣例為他檢查心肺功能。檢查結果是,94歲老人的心血管很健康,沒有斑塊也沒有血栓,基本上就是年輕人的心臟模樣。

醫生己當時也很驚訝,老先生怎麼保持了這麼好的心血管?

於是專門與他見了面。

老人說,自己吃得比較雜,沒有什麼忌口。

尤其喜歡吃魚,幾乎每餐都吃,肉反而吃得少些。

除了餐餐有魚,還要有綠葉蔬菜,主食則喜歡紅薯煮稀飯。

家人說,老人經常說,蘿蔔青菜保人百歲,他不吃什麼保健品,每天堅持打太極拳。

32歲的人,心血管卻像90多歲

一位28歲的年輕的私企老闆突發了人生中第一次心梗,因為喝酒、吸煙、應酬等,細菌侵入心臟,心臟的大門損壞了。他放了一個支架,把血管撐起來,疏通血管。那時醫生叮囑他:一定不能再這樣透支健康。

當時,這位年輕人覺得自己身體底子好,心梗只是“太疲勞了”。結果,只過了4年,此時32歲的年輕人又一次在家中突發心絞痛,這次,他的心臟又有一支大血管因為血栓脫落堵塞,造成了心肌梗塞,為了救命,醫生只好再給他心臟裝了2個支架。

“死”過兩次後,這個年輕人終於怕了。醫生對他說:“支架只能暫時救你的命,你要救自己的命,自己要努力啊!”

早點“養”血管,勝於老來“治”!

“治”後不去“養”,“治”了也白搭!

為什麼兩個不同年齡的人,心血管狀況卻完全相反呢?

答案就在生活習慣上!

如何養護血管,胡大一教授給了我們兩個“救命手機號”!

健康手機號 每個人都該記住!

1高危人群的手機號:140-6-543-0-268

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煙草依賴和肥胖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要記住140開頭的手機號。

140:要保護心臟和腦血管,必須把收縮壓降到140mmHg以下。

6:空腹血糖降到6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6%以下。

543:僅有高血壓或僅吸煙者總膽固醇水準在5 mmol/L以下,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患者膽固醇水準要控制在4 m mol/L以下,有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者膽固醇水準在3mmoL /L以下。

0:不吸煙

268:所謂“人與腰帶同壽”,中國女性應把腰圍控制2尺6以下,男性則應控制在2尺8以下。

2健康人群的手機號:120-80-6-5-0-268

健康人群要嚴格記住120開頭的手機號。

120-80:血壓要控制在120/80mmHg。

6:理想血糖(空腹血糖)下雨6mmol/L。

5:理想膽固醇小於5 mmol / L以下。

0:不吸煙

268:女性應把腰圍控制2尺6以下,男性則應控制在2尺8以下。

除了記住這兩個手機號以外,還可以順便記住123456!

護心血管記住123456

11個心包經

心包是心臟的護衛,平時養生可以拍拍心包經,保護心臟。

位置:找心包經時,可以找到自己腋下的一根大筋,用手稍微用力敲,如果感到小指和無名指發麻,就找對了。

2喝酒別超2兩

喜歡喝酒的人,男性每天1兩(50克)白酒,2兩葡萄酒,300毫升啤酒,三選一。女性減半。

3喝好3杯水

防血栓最簡單的方法,夜間喝好水:

① 臨睡前喝200-300毫升水。

② 夜間小便後喝兩三口水,大約100毫升左右。

③ 晨起再喝300-500毫升。

44個代茶飲

① 生脈散茶——氣陰兩虛證的者

表現:胸悶,氣短,口幹,乏力。

飲法:將人參8g,麥冬10g,五味子15g,沸水沖泡。

② 三七紅景天茶——氣虛血瘀證者

表現:胸部隱痛,氣短乏力,口舌色暗。

飲法:將三七粉3g,紅景天6g,丹參10g,生黃芪20g,頻飲代茶。

③ 紅花降香茶——氣滯血瘀證

表現:有心胸悶痛,刺痛,舌紫暗,瘀斑的患者。

飲法:將紅花10g,降香6g,綠茶10g,代茶飲服。

④ 首烏荷葉茶——痰濕內阻證患者

表現:形體肥胖,嗜食油膩,胸悶,大便幹結者。

飲法:何首烏10g,荷葉8g,決明子15g,絞股藍6g,代茶飲服。

以上茶飲服前請教醫生!

5吃飯遵循5點

① 雜一點:甭管葷菜、素菜、粗糧、細糧,什麼都吃,而且種類越多越好;

② 淡一點:少鹽、少油、少麻辣,清淡飲食最養胃;

③ 鮮一點:食物越新鮮、越時令越好,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④ 素一點:青菜豆腐保平安,肉食的比例一定要降下來。

⑤ 少一點:一餐吃到7,8分飽就可以。

6每天6千步

積極主動參與運動鍛煉,每天走6000步,將有效的減少血栓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