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快評】公開透明該是一種自然姿態
今年全國兩會,沒有記者因“圍追堵截”部長成為網紅,反倒是部長們排隊等記者提問。從左躲右閃、無可奉告,到歡迎關注、主動回應,在兩會中,官員姿態的轉變讓公眾有了更多期待。
公開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徵。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對增強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隨著服務型政府、開放型政府理念的不斷加深,政府資訊公開的腳步越來越快,官民互動越來越頻繁。從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政務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到國務院新聞辦各部委新聞發佈會密集召開;從中國政府網開設“政務公開在行動”專題,到環保部加大空氣品質、建設專案環評等資訊公開力度;從北京制定資訊公開目錄標準體系,到一些地方建立政務公開問責機制……回應民眾呼聲和社會關切,正越來越受到重視。
“交答卷”不光是要講成績,還要坦誠面對不足。我們看到,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斷尾式”公開,公眾無處跟蹤事件後續進展、最終結果。在安全生產事故、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一些部門以“原因正在調查之中”為由遲滯資訊發佈,即使發佈通報也對關鍵資訊模糊處理,甚至文過飾非。即便是常規資訊發佈、政策解讀,有時也因發佈者缺乏公眾視角,而讓普通人聽不懂、看不懂。
與公眾溝通是一種執政能力,更需一種擔當。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利益相關個體容易聚合起來表達意見和訴求,如果不在第一時間發出全面、客觀、權威的聲音,事實便會在各種“非主流傳播管道”中變形失實,甚至造成公眾猜忌和社會恐慌。只有官員的態度愈坦誠,資訊發佈愈完整、及時,才能贏得公眾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與民互動其實還有很大的延展空間。要實現“讓群眾對政務公開瞭解像掃二維碼一樣簡單”,在資訊發佈時,該多在微博、微信、App等群眾用得好、用得慣的資訊接收通道下功夫;在解讀專業性強的政策法規時,不妨舉舉例子、列列資料,多“說話”少“背書”。資訊公開只是為民服務的初級階段,擴大公眾參與、加強社會監督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比如,在制定規劃、出臺法規規章、實施重大建設專案時,應保障政府熱線、電視問政、政府開放日等民意徵集管道真正用得上、行得通,讓老百姓的呼聲原汁原味地傳遞到決策者的耳朵裡。
回應民意、接受監督、為民服務,存在遞進的邏輯關係,是現代化、法治化政府的行為尺規。在全面奔小康的大道上,盼望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通過一言一行讓公眾感受到更多誠意,引領彙聚起更強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