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常聽說的「毒大米」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一說到「毒大米」「問題大米」,很多人一定不陌生,新聞報導裡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

但你可能不知道,每次新聞裡說的「毒」其實不都一樣。

丁當的老朋友食品安全專家雲無心老師是這麼說的:

大米中的「毒」,用專業的話來說,應該是大米的「風險因素」,主要有黃麴黴毒素、重金屬和農殘等。

黃麴黴毒素是大米等糧食發黴時產生的,它是一類強致癌物,確實有毒,應該堅決果斷地扔掉發黴的大米。

那重金屬是怎麼回事兒呢?接著往下看。

● ● ●

鎘大米?是環境問題

鎘是一種重金屬,在冶金、塑膠、電子等行業總中非常重要。它會通過廢水排入環境中,水會灌溉給農作物。

水稻就成了典型的「工業污染受害作物」代表。

在幾十年前,日本人就注意到了鎘以及慢性鎘中毒導致的「痛痛病」。資料顯示,在日本神通川和梯川流域,大米的鎘含量最高達到過 1.06 毫克/千克。

這也就解釋了曾經轟動一時的「日本毒大米」事件。

其實,我們平常吃的大米,不用太擔心。

因為國家對於大米的種植環境,以及鎘的含量都是有嚴格監管的。

只是對於「鎘大米」產區的人們(比如不幸的日本人)來說,是要格外注意,而且還要注意其它食物和飲用水中也還可能含有鎘。

● ● ●

砷超標,賽砒霜?別太擔心

砒霜只是無機砷的一種,媒體經常用「砒霜」指代無機砷,主要就是為了吸引眼球。

有句話,大家應該記下:

「安全的大米」不是「絕對不含砷」,而只能是「含量低於某個安全限」。

這是因為自然界的水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砷,而水稻只要在生長就會吸收砷,那麼大米里含有砷也就很難避免了。

但好在,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天攝入不超過 2 微克每公斤體重的砷,對健康的影響就小到可以忽略。」

而根據這個限量,國家對大米中的砷含量做了嚴格的限定管理。

一般人老老實實地吃大米,不作死,是吃不到會危害到健康的那個量的。

● ● ●

鉛超標?幾率很小

鉛確實是一種危害很大的重金屬。

但從現有資料來看,大米中的鉛超標的幾率很小。

2013 年曾有位學者發表了美國進口大米的研究報告,稱進口到美國的大米中含鉛量高達 6~12 毫克/公斤,尤其是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大米含鉛量最高。這個消息令公眾譁然。

但之後臺灣農業部門和北京市食安監控機構進行了相應監測:結果均未超標,多數遠低於標準限值。

2014 年的《整體環境科學》還發表了一篇很大規模的全球調查。結果顯示,市場樣品中只有 0.6% 的樣品超過了 0.2 毫克/公斤的標準。

可見,美國化學年會報告的那些資料是不靠譜的。相關的說大米鉛超標的新聞,多數也只是以訛傳訛了。

● ● ●

塑膠大米?只是傳說

你可能還聽說過一種問題大米,叫「塑膠大米」,說大米是用塑膠做出來的,然後就嚇得很多人都不敢吃了。

這個說法在國內流傳甚廣,以至於還驚動到歐洲食品安全局,表達了關注。

但事實是,迄今為止「塑膠大米」都還只有都市傳說,沒有被可靠的機構確認過。

只不過工業上會把再生塑膠做成像米一樣的顆粒狀,也被叫作「塑膠米」,但它自身是工業原料,跟食品沒有一點關係。

最大的可能,所謂的「塑膠大米」就是從這種塑膠米開始,以訛傳訛造出來的。

● ● ●

人造大米?反更營養

還有一種完全不同的「人造大米」,其實是一種「營養強化大米」。

它是把大米等糧食原料磨成粉,加入大米原本缺乏的一些微量營養元素,再重新加工成米粒形狀的食物原料。

只要加工過程不出問題,這種大米就不會有安全性問題,而營養還比普通大米強。

● ● ●

如何放心地吃米飯?

大家應該看懂了吧,市場上的多數大米,指標都還是合格的。

符合國家標準的大米,在你把自己撐死之前,所有的這些「毒」對健康的危害都小到可以忽略。

當然,我們也確實無法知道自己所買的大米是不是合格。吃個飯還要做分析,顯然也不是正常人幹的事兒。

有一個很火的 BBC 視頻和相關新聞說:

中國人的煮飯方式不對,所以煮飯的時候要加大量水煮,然後丟棄米湯,或者煮之前長時間浸泡,然後去掉泡米的水再煮。不然就是在吃砒霜。

只能說,除了麻煩之外,其實把大米另一部分營養成分也丟掉了,不值當。

如果實在是放心不下,最簡單又有效的方法是三個字:多樣性。

1. 日常食材種類多樣,稍微少吃點大米。

這樣,即便遭遇超標,因為吃得少從而總量並不超標。多吃其它穀物、雜豆、薯類,也更營養更健康。

2. 大米的來源要多樣。

畢竟多數大米還是合格的,即便偶爾遭遇了一種,也因為只吃了一些就換成了其它的,不用太擔心。

如果你非要說那萬一換的每一種都超標呢,那我只能告訴你:去買彩票中個大獎。

轉載請聯繫 doctor@dx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