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爬樓梯每年導致2萬美國人死亡,背後的真相居然是這樣!

本文專家觀點:

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翁習生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 陸一帆

北京市科學健身專家講師團秘書長 趙之心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超過51%的老年人跌倒與爬樓梯相關,爬樓梯每年導致2萬美國人死亡。

為什麼爬樓梯這麼要命?

爬樓梯傷關節

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醫師翁習生建議:為了保護腿關節健康,儘量不要爬樓梯!

在向上爬的過程中,膝蓋負擔的重量會在瞬間增加到4倍左右!

假設一個人的體重是60公斤,日常走平路時人體兩邊膝蓋各自的承重為60公斤,但當爬樓梯時,膝蓋負重可高達240公斤!而且速度越快,膝蓋的壓力就越大,實在不利於膝關節的保養。

翁教授列舉了一系列數字:目前全世界有3.55億人患有各種關節疾病,我國的關節炎患者估計有1億人以上,而且人數在不斷增加。尤其婦女,更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越來越受到關節疾病的侵害。

報紙上常報導老太太在登山時出現了不能下山的情況,就是因為老年人在爬山時,關節負重是正常時的四五倍,一開始老人還能承受,可越往山上走,關節越疼,一般到半山腰就不能再走了。

爬不爬樓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能坐電梯就坐電梯,

必須走樓梯時,一定要注意上樓梯時要扶著欄杆或者牆,而且不要跨步上樓梯,要等雙腳全部在一個臺階上後,再走下一步。

那麼對於普通人呢,想鍛煉,不選爬樓梯,該選哪種鍛煉方式呢?

1游泳關節受力小,對心臟好,最有效的長壽運動

對於普通人來說,對關節最有好處的運動就是游泳。因為在水裡人體是與地面平行的,各個關節基本不負重,對心臟來說,地心引力也最小,對心臟也很有好處。

游泳時,受浮力影響關節受力較小。即便不會游泳,在水中走路對關節也有益,因為身體在水中的浮力,可以減輕關節壓力,且水流可提供強化肌力的阻力。

2健步走

降低死亡風險、改善三高狀況

在歐洲心血管預防和康復協會2016年年會上發佈的一項研究表明,老年人每日快走15分鐘,能降低22%死亡風險。

長時間、有節奏、速度相對較快的走路能改善健康,原因有:消耗熱量,利於控制體重;促進下肢靜脈回流,保護心臟;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和平衡感,延緩衰老等。

3慢跑

瘦身不反彈,相比快跑,對心臟血管系統的壓力也小,最簡單有效的有氧運動。對關節的壓力也比爬樓梯小。

慢跑屬於簡易的有氧運動,能活動全身肌肉,促使身體燃燒脂肪達到瘦身效果,但必須持續20分鐘以上,才會燃燒脂肪。而且因為運動後的瘦肌肉組織代謝比較強,所以比節食瘦身更不容易反彈。建議每週慢跑2-3次,步速控制在每分鐘60步以內,每次30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