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e事廳】全國政協委員蔡秀軍: 分級診療仍需多角度發力
邀請行業大腕縱論健康話題,
傾聽衛生計生工作者期待,
回應普通百姓民生關切。
“健康e事廳”帶你看兩會。
本期e事廳邀請到的嘉賓是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蔡秀軍認為,我國真正實現分級診療還存在不少制度性的問題需要改革,改革的方向則是能夠實現提供同質化的醫療服務。
請看——
蔡秀軍
全國政協委員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
分級診療仍需多角度發力
在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看來,我國真正實現分級診療還存在不少制度性的問題需要改革,改革的方向則是能夠實現提供同質化的醫療服務,“就普通疾病而言,如果社區醫院和大醫院能夠提供同等品質的醫療服務,如果在老百姓的意識中看病就醫沒有這麼大的城鄉差別,分級診療才可能真正實現”。
“現在我們的醫院分了很多不同的等級,不同等級的醫院在設備配置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很多先進的醫療設備都集中在更高等級的醫院,甚至有些設備只有北京、上海才有,連杭州這樣的省會城市都沒有,有高級檢查或治療需求的患者就只能集中到這些地方看病。”蔡秀軍表示,我國有能力在一定區域內建設相關檢查、診療中心,推動檢查結果互認,使更多患者不必集中到高等級醫院就診。
蔡秀軍說,推進分級診療存在一定難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我國並沒有在不同層級的醫療機構實現同質化的醫療服務。“目前我國醫學生的培養有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培養醫生的最終目的同樣都是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為什麼醫學生的培養還要分這麼多不同的層次?醫生的同質化培養就是提供同質化醫療服務的源頭。”針對我國分級診療面臨的現狀,蔡秀軍表示,應該較快推進醫療衛生領域的人事制度改革,最終目標是實現醫務人員身份的社會化,“培養一名優秀的醫生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不該讓這種稀缺的資源全部局限在大醫院裡”。蔡秀軍也坦言,真正實現醫生社會化將涉及諸多領域的政策調整,存在很大難度,需要國家統籌考慮,並非在地方區域內改革所能實現。
借助互聯網技術推進分級診療是蔡秀軍關注的另一個重點。“在100位患者中,一家縣級醫院明確知道能夠留在當地治療的有30位元患者,明確需要轉到上級醫院治療的有30位患者,其餘40位患者則是醫院不置可否的患者,既想讓其留下來治療,又怕在當地處理不了病情。”蔡秀軍說,基層醫院大約40%的患者需要得到上級醫院的診療指導,如果全部由上級醫院的醫生到現場診療並不現實,“這就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力量”。蔡秀軍介紹,浙江大學邵逸夫醫院已經構建了一個覆蓋上百家醫療機構的“雲平臺”,基層醫院可將患者的電子病歷、影像檢查結果等上傳至雲端,邵逸夫醫院的醫生通過雲端下載資料後,對患者的診療給出具體建議,最終決定患者繼續留在當地治療或轉診。
“比如,現在的大醫院住著很多常規化療患者,事實上這些患者並不必須住院,只需接受日間化療即可,但醫保報銷政策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間化療的開展。比如,臨床發明了好的創新術式卻沒辦法收費,因為申請收費牽扯的部門太多、耗時太久。比如洗牙可以預防諸多牙周疾病,每年兩次洗牙就可以保持牙周健康,為後續節省不少醫療費用,但洗牙的費用卻不能納入醫保報銷。”
談起三醫聯動,蔡秀軍列舉了諸多具體的臨床實例,“我深深體會到三醫聯動的重要性,也深深體會到,切實推進三醫聯動必須調整現有部門組織架構,讓更多政策決策能夠真正圍繞臨床的實際需要制定”。
出鏡/健康報首席記者 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