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這樣東西不僅有營養,更能控制血糖!90%的人不知道

一日三餐,多多少少都會吃一些麵食,當然,絕大多數人吃的“麵食”,都是用精細加工的麵粉做成的。

醫生:多吃全麥粉可以更好控制血糖

王竹是中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研究員,她告訴《消費主張》記者,全穀物食品對人好處多多,膳食指南中也建議每個人每天至少應該吃50克的粗雜糧。可是,中國疾控中心全國抽樣調查發現,參與調查的6萬人連續三天的食譜中,只有30%的人有穀物食品,而在這30%裡面,又只有30%的人,所吃的粗雜糧超過了50克。

空軍總醫院的內分泌科主任楊彩哲,多年從事防治糖尿病的工作。多年的臨床經驗讓她意識到,越來越多糖尿病患者的病因跟日常吃飯有關,運動量減少了,吃的太好、太精細了,病也就隨之而來。

楊彩哲告訴記者,目前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長速度非常驚人,實際上,很多人只要改變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就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血糖增高。

與加工精細的白麵相比,粗加工的全麥含有更多纖維素,不容易分解,它的升糖指數比白麵低,對控制血糖更有好處。

超市:買全麥粉的大多是老年人

記者走訪北京的幾家大型超市發現,精白麵粉的種類多達幾十種,全麥麵粉的種類卻屈指可數。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用全麥麵粉製作食品,不僅種類較少,在顏色上也比精細麵粉深一些,賣相不如精製白麵粉。來超市購買全麥麵粉的顧客,大多是老年人,年輕人購買麵粉時,更偏向於買口感好的精細麵粉。

麵粉加工廠:加工越精、成本越高、營養越少

一位元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全國生產全麥麵粉的企業不超過百家,相對於幾千家的麵粉企業來說,全麥麵粉的生產企業少得可憐。

記者來到了北京市大興區的一家大型麵粉廠,這家麵粉廠每天能加工1200多噸小麥,而全麥粉在麵粉總產量中連1%的比重都不到。

麵粉加工廠副總經理趙鳳奇介紹說,生產特一粉時,小麥的出粉率一般在70%左右,生產精度更高的麥芯粉,出粉率甚至不到50%。麵粉精度越高,出粉率越低,能耗也越大,這樣下來,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就更高,最終的產品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小麥的大部分營養成分,比如說膳食纖維、各類維生素、礦物質都是集中在表皮、胚芽,小麥胡粉層也就是小麥中心的部分,只是大量的澱粉,還有少量的蛋白,加工精度越高的麵粉,營養素含量越低。

加工精度高了,成本增加了,營養卻變少了。那為什麼精度高的麵粉還要占整個產量的絕大部分呢?趙鳳奇解釋說,目前各種麵粉的加工比例,其實主要是由市場決定的。

消費者普遍追求麵粉的賣相和口感,導致全麥粉在市場上受到冷落,進而影響到廠家的生產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全麥粉在市場上受到冷遇,和全麥粉的自身特點也有關係。

專家:過度追求麵粉精度造成巨大浪費

記者瞭解到,在國家現行的麵粉定級標準下,營養成分高、能耗低的麵粉定級低,而營養成分低、能耗高的麵粉定級高,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定級標準呢?

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譚斌博士告訴記者,現行的麵粉標準制定於1986年,那時,剛剛解決了溫飽的消費者,開始追求口感。

譚斌認為,雖然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麵粉的定級標準有其合理性,但是經過30年的發展,消費者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有的標準已經不再適合當前消費者穀物消費的現狀。過度追求高精度的麵粉首先會造成糧食的巨大浪費。

麩皮和胚芽占了整個子粒的17%,實際上在加工中都被損失掉了,意味著80%以上的膳食纖維被丟失了,另外,麵粉過度加工也會造成巨大的糧食資源浪費,如果有10%的小麥用於加工全麥粉,相當於國家小麥增產200多萬噸,相當於570萬畝糧田的耕地產出。

譚斌告訴記者,加工精度高的麵粉,除了造成糧食資源的浪費,還有一些隱性的浪費往往被消費者忽略。他說,這對老百姓的健康是一種隱性的損失,可能造成醫療資源、社會資源的浪費。下一步麵粉定級標準的修改應該更多地關注營養,在營養和口感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

為了健康,建議粗細搭配、合理膳食

全麥粉和精製麵粉,看起來只差一層麩皮和胚芽,營養成分卻相差很大。雖然就絕對量來說,一頓飯的營養差距並不大,可是作為天天吃的主食,長年累月積累起來,還是有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的。

首先,購買麵粉的時候,不能只追求賣相和口感,麵粉並非越白越好、越貴營養越高。

其次,全麥粉比精製麵粉更容易變味、變質,建議一次性購買的量不要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