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90% 的中國人都會得的病,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不是癌症,不是心腦血管疾病,不是糖尿病……

是口腔類疾病。

在中國,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超過 90%,但就診率不過 10%。

錯頜畸形的人超過 90%

無論是牙齒形態的參差不齊,還是頜骨凸出或凹陷所導致的「地包天」「天包地」 ,在醫學上,都屬於「錯頜畸形」。

包裹在薄薄一層面部肌膚下的牙齒、頜骨形狀,決定了整個面部的走向,再加上你大笑、聊天、吃東西時所露出的牙齒色澤和形態,這些都影響著你的顏值。

在最近一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中,中國人群中「錯頜畸形」的發病率有 73%。

如果按照正畸醫生們更加嚴格的牙齒和頜面標準,「錯頜畸形」的發生率超過 90%。

一個不可忽視的估計資料是:每年有口腔正畸需求的病人在 200 萬左右,而全國才不過 3000 個正畸醫生。

在發達國家,接受正畸治療的有 2/3 是青少年,一般從 12 歲左右開始接受治療。這是黃金期,週期比較短,效果也會比較好。

而在中國, 由於人們此前不關心口腔,欠下的「債」太多,很多人不得不在成人之後才慢慢開始注意治療。

口腔決定你的顏值

有一項研究說,臉部的下三分之一,決定一個人的美觀程度。

近年來,和「美」相關的口腔消費越來越多。那如果拿「口腔正畸」和割雙眼皮、墊鼻子相比,哪個讓人變美的效果更顯著呢?

這個問題,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正畸科的周彥恒教授說:

我不知道割了雙眼皮之後到底會怎麼樣,但是……下面三分之一如果不好的話,眼睛再大,也不好看,絕對不好看。

我問周教授,某位女明星早年戴牙套的時候和現在比起來差別如此之大,是正畸還是整容,他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充滿爭議的問題,而是拿出手機,翻出了一系列患者的正畸前後對比照。

他指著其中一張照片:這個女病人 36 歲,她說自己的生活、工作、婚姻因為正畸而全然不同,覺得自己比 18 歲時更美。

「可以說是改頭換面了。」

半數人對牙齒顏色不滿意

在一項調查中,半數人都對自己牙齒的顏色並不滿意。猜想可能和下面這麼一組資料有關:

我們有 3 億煙民;

我們有 4000 萬氟斑牙患者;

四環素牙,普遍困擾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生人;

日常經常食用的食物,有幾十種可以造成牙齒染色。

對牙齒顏色不滿意,總想著美白的人很多。

我們的老朋友許桐楷醫生,是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綜合治療科的主治醫生,擅長牙齒的美學修復和冷光美白。

他經常接到明星經紀公司的電話,一些明星在接下某個代言和廣告之後,會希望請他做個冷光美白或者瓷貼面。「這是廣告商的硬性要求。」

齲齒高達 88%

最近一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

作為中年人代表的 35~44 歲組,齲病(也就是蛀牙)的患病率高達 88%。

而作為老年人代表的 65~74 歲組,齲病的患病率是 98%,與之對應的是低得可憐的就診率,只有一成到兩成。

牙齒缺失,影響生活品質

漠視日常口腔問題,帶來的更嚴重的後果,是牙齒的缺失。

我國 65~74 歲的老年人,平均缺失 9.86 顆牙齒;

60 歲以上的老人中,有 12.63% 沒有一顆牙齒;

到 80 歲,近 1/3 的老人嘴裡沒有一顆牙齒。

我們很容易把牙齒的掉落當作是自然規律。實際上「老掉牙」的觀念已經「老掉牙」了,老年人更應該有一口好牙。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過一個 8020 計畫:

80 歲的時候,還能保有 20 顆具有咀嚼功能、不鬆動的牙齒,這樣才能保證與之相匹配的生活品質。

很多老人有口腔疾病導致的重度營養不良,健康狀況和生活品質都非常堪憂。

比如,因為重度牙周炎,牙齒掉了許多,剩下的也是鬆鬆垮垮的,一碰就疼,失去了咀嚼功能,什麼都吃不下,又只是默默忍受。

推薦 4 個口腔健康習慣

在牙齒的一生中,要咀嚼平均 50 000 千克或冷或熱或酸或甜或硬的食物,還有數以十億計的細菌日復一日合力侵蝕牙齦和牙齒。

牙齒作為人類組織中最堅硬的部分,它也最脆弱,是需要定期維護和保養的消耗品。

《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推薦了 4 個易得、廉價的口腔健康習慣 :

1. 每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哪怕沒有任何症狀。

2. 每年洗牙一次。

3. 使用含氟牙膏。

4. 早晚兩次刷牙。

然而中國人能做到這幾點的,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你可能不信,只有 36.3% 的中年人和 22.1% 的老年人,做到了最簡單的「早晚刷牙」。

你,做到了幾點呢?

想瞭解與疾病、衰老、死亡抗爭的故事可以關注「偶爾治癒」

(微信號 to-cure-sometimes)

本文首發「偶爾治癒」,內容有刪減

轉載請聯繫:doctor@dx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