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不控制,當心變胃癌!防癌方法要牢記,查癌試試火眼金睛的它!丨推廣
指導專家:
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國家消化系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 李兆申
我國每年新發現胃癌患者68萬例,死亡人數達50萬,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均占世界的40%以上。世界胃癌發病率平均為13.86/10萬人,我國接近世界平均水準的2倍,男性更是高達3倍之多。
發病:男性胃癌幾率約是女性2倍
近年來,我國胃癌的發病趨勢呈現三個新特點:
1、胃癌患者年輕化趨勢日益顯著。近5年,19歲到35歲青年人的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除遺傳因素外,飲食不規律、睡眠嚴重不足、工作壓力大,都是造成年輕人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2、男性患胃癌的比率遠高於女性,大約是2:1。
3、早期胃癌診斷率低,我國早期胃癌發現率不足10%,遠低於日本的70%和韓國的55%。
4、生存率低。據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的報告表明,我國胃癌5年生存率僅為27.4%。
治療:胃炎不控制,當心變成胃癌
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患有或輕或重的胃部疾病,在胃鏡下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慢性淺表性胃炎。但只要治療得當、注意飲食調節,胃炎是可以控制或治癒的。也就是說,這個過程是可逆的。
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可能走上從慢性淺表性胃炎到胃癌的不可逆之路(如圖所示)。有50%的患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人會演化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而40%的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人會演化為腸化生,而8%的患有腸化生的患者會演化為異型增生,而有大約1%的異型增生會演化為胃癌。
早在1965年,醫學家Lauren根據胃癌的組織結構和生物學行為,將胃癌分為腸型和彌漫型。腸型胃癌起源於腸化生黏膜,是我國胃癌的主要類型。非萎縮性胃炎——多灶萎縮性胃炎伴化生——完整的腸上皮化生——不完整的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腸型胃癌(Correa級聯)被認為是經典的胃癌發生過程。
荷蘭的全國資料表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輕度異型增生、重度異型增生在10年內進展為胃癌的概率分別為0.8%、1.8%、4%和33%。從胃炎到胃癌的發病進程表明,胃癌不是由正常細胞“一躍”變成癌細胞的,而是一步一步演化的。
防癌:防治胃癌記住三個早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杜絕惡性疾病發生的關鍵環節。早期胃癌手術治療後5年生存率可在80%~90%,其中,始發階段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10年生存率可達100%。然而,進展期胃癌手術切除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30%~40%。
之所以要“三早”,一個重要原因還在於,70%以上的胃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而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可逐漸出現非特異性的、類同於胃炎或胃潰瘍的症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反酸、噯氣、噁心,偶有嘔吐、食欲減退、消化不良、黑便等現象。胃癌如果不通過胃鏡檢查,難以早期發現癌變。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是實行早期篩查。
日本和韓國的經驗很有借鑒意義。30多年前,日本和韓國也是胃癌高發國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日本和韓國開展了全國性的以胃鏡為基礎的“強制性”篩查,即國家規定45歲以上人群每年必須做胃病篩查,否則患上胃癌國家不予報銷,保險公司相應降低報銷費率[需核實]。當前日本和韓國的早期胃癌占全部胃癌的比例達70%和55%,胃癌的5年生存率高達62.1%和65.3%。
篩查:查胃試試火眼金睛的膠囊機器人
一種新型的無痛、無創、無不適、無麻醉、無死角、無交叉感染的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應運而生。膠囊胃鏡機器人好比胃裡的孫悟空,首先,它會‘七十二變’,把傳統的插入式龐大的胃鏡變成小小的內鏡,鑽到病人的胃裡去;然後,它會‘翻筋斗雲’,通過磁控技術,膠囊機器人可以在胃裡任意翻轉、移動,每個角落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最重要的,它有一雙火眼金睛,迅速識別病變。
目前,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已被廣泛用於國內近千家三甲醫院和體檢中心,它為大幅度提升胃病及早期胃癌篩查比例成為可能。
去哪兒能做膠囊胃鏡檢查?點擊“閱讀原文”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