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真相 · 中國每年有 60 萬人過勞死,趕超日本韓國?

很多朋友都說,早就看穿丁當的套路了,標題裡有問號的,就一定都是謠言。

沒錯,這又是一條持之以恆經久不衰的老謠。

猶記得它剛出道的時候,姚麥組合還在火箭隊縱橫馳騁,劉翔還沒跑出 12 秒 88,上海的房價還不到一萬塊……

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容我扶一扶眼鏡,抹會兒眼淚。

在這個即將迎來普天勞動人民同慶的日子裡,丁當有必要說一下……

60 萬過勞死不屬實

這個老謠傳得實在太廣泛了,以至於官方媒體人民網早都忍不住出來闢謠了:

「60 萬」這一說法,實為當時的醫學研究中對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數的估算。但在傳播中,韓國媒體誤將「猝死」譯為「過勞死」,發表了題為《疲憊的中國,加班現象蔓延,每年 60 萬過勞死》的文章。

實際上,官方並沒有發佈「過勞死」方面的相關資料統計。

韓國媒體的錯誤報導

中國每年可能有超過 100 萬的人猝死,也就意味著,每分鐘就有 2 個人突然離開了這個世界。

猝死其實不僅僅是心源性的。排名前五的猝死死亡原因,分別是心血管系統疾病、創傷、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交通事故。

就算不同城市的民風彪悍程度、老司機分佈比例以及霧霾醇厚指數都不盡相同,以上排名肯定會略有波動,但是總體上它們毫無疑問地是「猝死五巨頭」。

過度疲勞,確實會誘發身體原有的各種疾病,其中也確實包括猝死。

不過,與其說「過勞死」是一個醫學概念,更不如說它是一個法學概念。

過勞死,是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的規定,強制勞動者承擔過量的繁重勞動,侵犯其休息權,任意加班加點,或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安全與衛生的規定,而致勞動者死亡。

目前,國際上並沒有對此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當年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市場競爭激烈,勞動和競爭壓力急劇增大,出現了許多因過度勞累而死亡的案例,於是就有了「過労死(Karoshi)」。

很遺憾,過勞死至今仍未能寫入我國勞動法中。

哪些人容易過勞死?

日本在這方面有著完善的法律,給了我們很多現成的答案,做了非~常~詳細的定義:

1. 長時間的疲勞積蓄,導致腦、心臟疾病暴發。

2. 長期的超負荷工作:

發病前 1 個月內,工作時間外加班大約超過 100 小時;

發病前 2 個月至 6 個月之間,工作時間外加班每月平均大約超過 80 小時。

3. 會造成身體損害的特殊工作:

不規律的工作

受限制時間過長的工作

出差過多的工作

輪班值班及深夜的工作

工作環境濕度大、噪音強、有時差

標明會伴隨著精神上緊張的工作(這是什麼工作呢……)

嗯……丁當隱約聽到有人在按計算器、在掰著手指數自己的加班時間,邊算邊哭泣……

那……怎麼預防過勞死?

如果你真的是「過勞」人士,那講真啊,沒有什麼是這兩個字解決不了的:

除非呢,你像丁當一樣有一個無比關愛員工的老闆,能夠像日本法律裡一樣為你做好了健康保障。比如:

1. 削減在工作時間外、節假日的工作時間,月加班時間控制在 45 小時內。

2. 保證員工享受帶薪年休假的福利。

3. 每年給員工進行 1 次定期健康檢查,個別深夜工作者每 6 個月做一次體檢。

4. 發現身體問題,就要及時聽從醫生的保健指導和建議,採取有效措施。

最後,丁當真的真的要提醒大家,特別是自認為還年輕、有資本的年輕人們。

不要覺得現在身體好就萬無一失了。

僅有 1/3 的猝死罹難者生前被醫學確定為猝死高危者。

另有 1/3 猝死患者生前也就過醫,也檢測出一定的異常,但僅僅是低危或中危患者。

還有 1/3 的猝死患者,生前無任何不適而從未就醫,猝死真的就是突發事件。

什麼意思呢?當今醫學對心源性猝死的認識水準,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還挺淺的,大家平常不要怠慢了自己的健康啊。

我們能做的,也只有儘量保護好自己,即使不幸在華 X、富 XX 等超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中,也要儘量抓緊每一分可以休息的時間。

人生三願,無非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笑得出來。

難得放假,點贊了就睡吧

轉載請聯繫:doctor@dx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