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沒問題

◎主管政府部門要有效回應“未得利益”的關切,讓百姓知道自己的“養老錢”交在哪裡、經營狀況、出現缺口如何應對等

◎要徹底打消社會長期存在的養老焦慮,需儘快完善養老保險制度的頂層設計,實現更公平更可持續的社保制度

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沒問題

最近,有媒體報導,養老保險基金已動用累計結餘來“保發放”,養老金支出亮起“黃燈”,引發部分公眾的養老焦慮。人社部對此以“2017年一季度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突破4萬億元”的資料,證明目前養老金運行情況良好。

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類似“養老金是不是發不出來了”的疑問出現。2012年,某研究機構“養老金缺口將高達18.3萬億 元”的觀點把大家嚇了一跳;2014年,“剔除財政補貼,一半省份養老保險虧空”的消息流傳甚廣。有關“數以萬億計養老空賬”的專家觀點,更是一直沒有中 斷過。近年來,從養老金並軌、延遲退休到養老金入市、社保費率下調……任何一次風吹草動,都在觸動社會關於養老金話題的敏感神經。一方面反映了公民參與意 識的增強和對自身利益的高度關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眾日益放大的養老焦慮。

養老金真的入不敷出了嗎?從全國看,2017年一季度,全國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9708億元,同比增長25.4%,基金支出8085億元,同比增長22.9%,累計結餘突破4萬億元。養老保險基金收大於支,基金累計結餘持續增加,保障待遇按時足額發放並無問題。

部分省份養老金收不抵支是不是“洪水猛獸”?2015年,陝西、青海、河北、黑龍江、遼寧、吉林六地職工養老保險當期確實收不抵支,但片面誇大 某些地區的養老基金虧空,不去分析整體盈餘等情況,是不理性的。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逐年提高。為解決統籌地區間的不平衡,我國正在研究提高統 籌層次的具體措施,進一步發揮養老保險“互助共濟”的作用。退一步講,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即便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也會給予補貼,百姓 所擔心的“養老金無法發放”不會出現。

當然,僅僅回應這些問題還不夠。當前,社會的養老焦慮主要來自外部環境。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已達8.92億,談到養老金話題,人人都能議論幾句。老齡化加劇、家庭變小,個人和社會養老壓力加大等現實,是每個人的切身感受。但是,養老保險時間跨度長、精算複雜、轉軌時期制度變化大,所 涉及的問題之複雜,不是一兩句話能解釋清楚的。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主管部門不能止於發佈當期“收大於支”的資料,並作出“養老金當前發放沒問題”的保證, 還要有效回應“未得利益”的關切,讓百姓知道自己的“養老錢”交在哪裡、經營狀況、出現缺口如何應對等。

養老保險制度講求靈活性和包容性,從籌資機制到待遇給付都要有合理的安排。從長遠看,要徹底打消社會長期存在的養老焦慮,需要儘快完善養老保險 制度的頂層設計,實現更公平更可持續的社保制度,讓各方達成共識。一方面,既要進一步加大擴面征繳力度,提高養老保險統籌層次,在全國範圍內調劑餘缺、分 散風險;另一方面,也要完善社保基金精算工作制度,明確政府、企業和個人的責任。只有現在未雨綢繆,為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早作打算,才能真正讓百姓對社保 制度更充滿信心,充分享受改革紅利。(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