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老年保健品市場亟待“殺毒”

據報導,我國保健品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其中,老年人成了保健食品領域最主要的消費人群。長期以來,不少保健品銷售商抓住老年人的心理特點,以次充好,隨意加價,並通過各種途徑展開洗腦行銷,以致不斷有老年受害者深陷其中,市場亂象備受詬病。

不少線民指出,各種假冒偽劣保健品銷售者之所以專找老年人下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年人對虛假宣傳缺乏警惕性。關愛老年人並提高其防範意識 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加大保健品市場監管執法力度,對於那些黑心商家和失信企業,有關部門必須給予嚴厲處罰。

老年保健品市場亟待“殺毒”

昧著良心“搶錢”

有線民稱,一些不法分子瞄準老年人這個特殊消費群體,以各種欺詐瞞騙手段,昧著良心從他們口袋中“搶錢”,將國內保健品市場牌子做臭,嚴重損害保健品行業的聲譽。

線民“陸熒”稱,老人辛苦攢了一輩子的積蓄,全部砸在高價保健品上,類似報導並不少見:“在深圳有一對老人,在4年的時間裡,買保健品花了60萬”、“老人購買保健品四年花費近十萬元,最終留下遺書投海自盡”、“八旬老人花20多萬元買保健品成‘月光族’”。

線民“徐宗儔”說,中老年人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商家的唯利是圖,違反法律法規或者打法律法規的“擦邊球”,擴大宣傳,大肆 鼓吹保健品的保健功效甚至治療功效;也有監管不嚴的責任,有的地方對保健品虛假宣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有中老年人自己的責任,缺乏健康素養和必備的健康 常識,對商家的虛假宣傳缺乏警惕性。有些媒體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嚴防違規宣傳

線民“魏霞”提出,防止類似保健品消費悲劇事件的發生,首先要提高老年人的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家庭成員有必要提醒和關懷老年人,培養他 們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大眾媒體也有責任做正確的消費導向。在家庭功能弱化成為社會事實的情況下,政府要加強社區和社會組織的功能。另外,部分老年 人對保健品的消費是緣於對進醫院的恐懼,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時,醫療保險制度也亟待完善,以便有效降低老年人對進醫院看病的抵觸和恐懼心理。

線民“陳灝”認為,避免老年人在保健品上過度消費,子女是關鍵的第一道防線。要及時給老人闢謠,幫助老人提高鑒別真偽的能力,避免老人輕信、誤信宣傳;要科學規劃老人的閒置時間,讓他們把精力放在文體活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上,而不是過度寄望于通過保健品保持健康。

還有線民提出,執法監管部門也應當對保健品行銷活動進行“殺毒”。應進一步落實監管責任,對保健品行銷活動進行密切跟蹤,嚴防各種違規宣傳。同時,對涉嫌以欺詐、誤導等手段進行行銷的,有關部門應當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