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這個眼病致盲率最高!但是記住三點就能防治

視力下降、眼前有陰影、畏光、眩光……這種很常見的眼病致盲率卻最高(47%),這就是白內障。

白內障這個“視力殺手”很喜歡糾纏中老年人。有統計表明,60歲人群的白內障患病率為30%;到了70歲,就增加至50%,即每兩位70歲老人中,就有一位患白內障。

不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白內障治療頂級專家表示,只要記住以下三點,就能和白內障說“拜拜”!

張勁松教授,中國醫科大學眼科醫院院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全國白內障學組副組長

擅長:各種白內障手術及眼病診療,被譽為“晶狀體大師”

出診時間:週一上午

盧奕教授,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研究院院長、眼科主任及白內障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專家委員

擅長:白內障超聲乳化及複雜性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

出診時間:週二上午、週四全天

1避開紫外線!

光線中的紫外線是造成白內障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要想避開白內障,首先就得避開紫外線。

張勁松教授說,夏季去海邊玩,都要戴墨鏡,能夠避免白內障的早期發生。我們的鄰國日本,還設計有白內障專用的長簷帽,遮擋強光和紫外線的效果很好,國內民眾也可以參考。

除了紫外線,紅外線也是造成白內障的明確因素。煉鋼工人經常看的火爐、吸煙人群會看見的煙頭等,都是紅外線的來源。有研究提出,總用右手拿煙的人,右眼得白內障的時間更早,這似乎就是證據。此外,吸煙本身也不利於健康。

盧奕教授提醒,白內障的發生還與一些疾病因素相關,比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發生白內障的幾率比常人要高。高度近視、藥物、激素等因素也都與白內障有關聯。值得注意的是,營養過剩也可能和白內障相關,因此提醒您注意膳食均衡,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

2手術不要拖!

白內障就是眼睛裡的晶狀體老化或者病變了,變得渾濁,阻擋了光線的進入。手術是白內障治療的唯一有效方法。

對於白內障手術,一些人留存有“舊觀念”,認為“不宜過早,得等白內障‘成熟’了(晶狀體核變大、變硬了)再手術”。事實上,隨著醫學及技術的進步,我們早就可以用超聲乳化技術安全地將渾濁晶狀體粉碎並吸出,同時植入人工晶狀體,讓患者重見光明,而不需要苦苦等待。

張勁松教授說,白內障超聲乳化及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早期做創口會更小,切口可以只有1.5毫米。如果白內障“成熟了”,晶狀體核太大、太硬,就只能做大切口,有的甚至需要12毫米,相當於一半眼球大!除了切口大,縫合也是一個問題,縫合後的眼球基本不會再是球形,會帶來散光等問題,得不償失。

盧奕教授建議,白內障患者只要明顯感覺病情影響到了生活,比如開車看不清了、電腦看不清了、上下樓梯腳容易踏空了等等,只要感覺視力已經不夠日常使用,就可以考慮手術了。該手術創傷非常小,做完手術當天就可以回家,一般24小時內傷口就能完全恢復。

3晶狀體要選對!

如果說我們的眼睛是相機,晶狀體就是鏡頭,直接影響著視覺的品質。因此白內障手術中的人工晶狀體選擇很關鍵。

盧奕教授介紹,目前的人工晶狀體有很多種類型,單焦點的、多焦點的,各有利弊。單焦點人工晶狀體只有一個焦點,即只能讓我們看清楚一點,比如看遠處或者近處清晰,其餘需要佩戴近視鏡或遠視鏡(老花鏡)。多焦點人工晶狀體分為雙焦和三焦。雙焦點人工晶狀體有兩個焦點,一個用來看遠,一個用來看近。三焦點人工晶狀體,顧名思義有三個焦點,幫助患者擁有遠、中、近視力。這兩種類型的多焦點人工晶狀體都能夠遠近兼顧,讓患者術後擺脫眼鏡,但是存在眩光、光暈,尤其晚上光線看著會比較散,無法滿足開車族等人士的需求。

除了單焦點和多焦點人工晶狀體,2016年8月國內還上市了一款連續視程人工晶狀體。這是首款可提供完整範圍、連續高品質視力的人工晶狀體,它消除了多焦點人工晶狀體在遠、中、近視程轉換中的跳躍感,達到了連續視程,並且消除了眩光、光暈,讓患者即使在晚上也能達到良好視力。張勁松教授說,這就像自動擋汽車和手動擋汽車,連續視程人工晶狀體可“自動掛擋”,多焦點人工晶狀體需“手動掛擋”,且一、二、三擋是分開的,不能連續。

首例連續視程人工晶狀體手術於2016年8月由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全國白內障學組組長、浙江大學眼科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主刀,目前已在全國多家醫院開展,患者術後回饋普遍較好。

當然,張勁松教授和盧奕教授同時提醒,究竟應該選擇什麼晶狀體,需要專業醫生經過專業檢查,因人、因病情而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